月經量太少要不要看醫生?會影響「排毒」嗎?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經量少是可以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因素導致的月經失調,會對身體健康有不同影響。

比如:內膜損傷或沾黏可能導致不孕;卵巢功能衰退會影響生育力、 ... Skiptocontent 在文章開始前,HEHO君先做個調查:女生們,妳們覺得自己每次月經大概排出多少血量呢?HEHO君的女生朋友拿著手上的500ml手搖杯,思考了一下,堅定的說:「大概就那麼多。

」螢幕前的女生們,妳們再回想一下每個月最慘烈的那幾天,那種火山爆發噴薄洶湧的感覺,是不是也很認同,「對,起碼有500ml這麼多!」 答案要讓妳們失望了,正常來說,每次月經的血量大概是5-80ml,也就是說,妳的月經血量不太可能會超過一個養樂多瓶,是不是跟想像的相差甚遠呢? 一般來說,「正常」的月經大概包括了3個要素正常,這3大要素可以說是女性生殖健康的標誌: ✔週期正常:21-35天 ✔經期正常:2-7天 ✔經量正常:5-80ml 一般女生最常追問的月經量多少算少?其實正常月經量的範圍比較寬,是5-80ml。

由此可見,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差異很大。

也就是說,月經量少於5ml,才算月經量少!5ml是什麼概念呢?大家可以拿出礦泉水瓶蓋來裝滿水,那差不多就是5ml。

什麼情況需要看醫生? 女生們總是很緊張,是不是月經量少就要看醫生呢?大致上有兩個原則,命中一條,那就需要就診了。

(1)月經量一直是少於5ml的人 (2)以往月經正常,但是月經量突然或逐漸變得比自己原來經量少很多 月經量少的危害 在《生理期週期改變、月經流量變少是怎麼了?》文中,我們已經介紹過幾種月經流量變少的原因,女生嗎還要追問,那月經少,會帶來什麼危害呢? 月經量少是可以由很多不同原因引起的,不同因素導致的月經失調,會對身體健康有不同影響。

比如:內膜損傷或沾黏可能導致不孕;卵巢功能衰退會影響生育力、骨骼、代謝、皮膚等等,像是在《28歲新婚女子月經2個月沒來不是懷孕是「卵巢早衰」》文中,就是在講早衰的卵巢帶來的困擾。

月經可以「排毒」嗎? 那麼,回到標題的疑問,月經量少,會不會影響排毒呢? 我們先要了解,正常的月經,是在激素調節下,子宮內膜發生的自主增厚,直至脫落並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

月經的主要成分就是血液和脫落的子宮內膜,在排出的過程中可能還會混雜些宮頸和陰道分泌物等。

因此,「月經排毒」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網上謠傳月經量太少會把毒素留在體內,或是說月經量大代表新陳代謝好,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說法,月經的量跟排毒是沒什麼關係的! 延伸閱讀: 想減肥?小心月經和妳說掰掰! 月經來了肚子痛!喝黑糖水究竟能不能止痛? 跟生理期說掰掰!日服一顆藥停經一年 月經時間長、出現「點狀血」可能是子宮內有「黏膜下肌瘤」 女生專屬的煩惱!該如何避免月經打亂重要計畫呢? 文/林以璿圖/許嘉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