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認知失調- PanSci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述事件,正是費斯汀格援以說明「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 他們面對這種狀態極可能加以漠視,隨之尋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堅信自己沒有錯誤。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泛科授權1.0泛科授權2.0精神心理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認知失調王陽翎(于非)・2014/10/22・2835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87・九年級+追蹤Credit:MoviaFlickr主觀不止於「直覺」二十多天以來,香港經歷了回歸後最巨大的政治風波,雨傘運動期間,「蠻不講理、寸步不讓」幾乎成了官民互相指責對方的口頭蟬﹐整場風波筆者亦置身其中,近日局勢約略緩和,筆者也有了喘息時間,繼續分享值得細味之研究。
上一回以分析火車難題的第一重設問,再次帶出演化與道德直覺的關聯,反思我們日常生活究竟有多少道德抉擇出於理性判斷,有多少卻是被道德直覺所迷惑。
這樣的話題也不乏趣點,例如一些讀者將討論第一重設問的思辯,扯往討論「思想實驗」在哲學上的源流和意義。
另外,筆者驚覺與不少的讀者遭遇了相類情況,不論課堂內外,曾經遇上那些執迷的讀書人,純粹抽出第一重設問扭曲成道德兩難,去質問別人,甚至輕率地譴責對方作出功利主義的抉擇,沒有帶出第二重設問真正道德兩難的關鍵之處。
可見,即使哲學討論也不容易出於理性批判,意氣用事、歪曲脈絡、偷換論題的現象隨處可見,化作無休止爭奪勝敗的辯論。
事實上,從政治領袖的頑劣固執、絕不妥協,到輿論界的爭辯不休,理性的彰顯似乎離我們很遠,極容易陷入各類情意結和心理問題之中,而本文是繼「道德直覺」之後,帶出另一系列防礙我們客觀看事的研究。
Credit:PhilSnyderviaFlickr「認知失調」的可怕費斯汀格(LeonFestinger)在著作《當預言落空》(WhenProphecyFails)中記錄了一件真人真事:1954年,一位名叫瑪莉安.基奇(MarionKeech)的家庭主婦,宣稱在家中收到來自外星人對人類的末日預言,指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夜,大西洋的海水會急速升起,淹沒世界諸國,唯獨相信一位名為薩納德(Sanander)的神靈才能得救。
後來,她將訊息轉告一位研究外星人的博士,不久召集了數十名信徒,部分人不惜辭退工作、變賣資產,為迎接末日做好準備。
事件引起了傳媒關注,也令萬分好奇的費斯汀格與他的同僚假裝信徒混進去團體之中。
,到了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夜,一眾相信外星人預言的信徒,比預期時間再多等了好一會兒,最終,大西洋的海水仍未升起,世界也未被淹沒,一切如故。
可是,為數不少的的信徒並未否認預言落空的事實,反而相信是數十人的「念力」感動了上帝,令世界免於毀滅;數小時後,那位博士向信徒說:「我已經走了這麼遠的路,我幾乎放棄了所有的事,切斷了所有的連結⋯⋯我沒有質疑的本錢,我必須相信。
」上述事件,正是費斯汀格援以說明「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dissonancetheory)的經典事例,人們通常先入為主相信一些觀念,到遭遇徹底對立的觀念/證據/理據,信念之間出現矛盾不安,他們面對這種狀態極可能加以漠視,隨之尋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堅信自己沒有錯誤。
(理論所帶出的「問題」,通常是指人們未有改信消解矛盾的新信念,尋找各種理由堅持原有一致的觀念,但同時意味著矛盾依然存在。
)[1]為多方面探究認知失調,費斯汀格進行過一項實驗,他找來一些受試者,要求他們花一小時去做極為無聊的事情,例如不停地轉動木板上的木栓,並要求他們答應會欺騙其他無知的參與者,刻意說轉動木栓這玩意很有趣,並不無聊。
他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完成任務後,一組得到一元酬勞,另一組得到二十元酬勞。
結果,僅得一元酬勞的組別,事後會尋找一些理由表示轉動木栓也有它趣味之處,並非完全欺騙他人參與無聊遊戲,而另一組卻依然認為自己遵照遊戲規則,成功欺騙其他人浪費了一小時。
費斯汀格進一步推斷,以一元的回報去欺騙旁人,情感上難以說服自己,他們會扭曲認知,寧願相信轉動木栓「也有它趣味之處」是真實的,相反,取得二十元欺騙他人有點值得,便較難出現「認知失調」的情況。
自high自脹法當問題涉及「自我」,尤其在進行自我評估時,我們便十分容易「自我感覺良好」。
曾經,經濟學家丹.阿雷利(DanAriely)和麥可諾頓(MichaelNorton)藉故為大學生完成智力測驗,當中給予機會學生「偷看答案」,以觀察學生的取態跟測驗表現的落差。
實驗後他們發現,沒有偷看答案的學生,誤信自己的智力足以取得優秀分數,結果當然比偷看答案的學生成績更差,那些最自信的學生都高估了自己的智力。
對於人們這類主觀情意結,兩位心理學家分別以不同的術語加以分析,雪莉.泰勒(ShelleyTaylor)視之為「正向錯覺」(positiveillusion),即人們過度相信自我能力和質素,總認為自己與眾不同;而愛蜜麗.普羅尼(EmilyPronin)則視為「偏見的盲點」(biasblindspot),絕大部分的人對自我評估都會出現偏差,然而人人都會認為評估無比客觀,不容置疑。
此外還有一個量化研究,學者多明尼克.強森(DominicJohnson)曾設計了「自我欺騙量表」,他發現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高估自己(男性尤其嚴重),出現正向錯覺,唯獨擁有「憂鬱心理」的人,比較能正確評估現實。
[2]Credit:RishiBandopadhayviaFlickr又是大腦的錯?或許,我們會認為上述情況,是否個別學者誇張的說辭,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如此自欺欺人吧?不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理論物理學博士.曼維迪諾(LeonardMlodinow),總結了不少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後,就人們主觀意情結、自我中心,漠視一切違反事實的觀念,提出深刻反思:「數十年來,研究型心理學家都以為人是客觀的觀察者,會評估局勢,並用理性的態度追求真理、分析社交世界的特性。
⋯⋯然而如今我們已經知道,相反的說法可能比較貼近事實。
健康的一般人,無論是學生、教授、工程師、陸軍中校、醫生、業務經理,都會認為自己很能幹、稱職,就算事實正好相反。
⋯⋯我們總以為大腦計算很客觀,但其實大腦並不像電腦那般超然,反而深受我們的特性和欲望影響。
事實上,當某個議題涉及到自身利益,大腦就會開始進行『動機性推理』;議題若與自身無關,大腦才會冷靜、客觀的思考。
……具體的說,『動機性推理』牽涉到某些大腦區塊連結,是冷靜思考時不會發生的反應,包括邊緣系統的額葉眼眶面皮質和前扣帶皮質,以及後扣帶皮質和楔前葉,而後兩者也跟情緒激動下的道德判斷有關。
大腦就用這些生理機制來欺騙我們。
」[3]說到這裡,筆者想起香港那位梁振英先生,他上任至今對處理事情的所作所為,除了小圈子的死忠外,鮮有人會認同他的管治,當中更包括公務員及商界,但他依然故我,說謊面不改容,用一切理由扭曲現實,極度偏執;不難發現,他的「認知失調」比宗教狂熱者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認識心理學之餘,面對如此亂局,見者足戒。
往後,筆者還打算分享《自戀時代》(TheNarcissismEpidemic:LivingintheAgeofEntitlement)一書,總結現代社會文化給我們那些自戀情意結的心理枷鎖。
[註一]:cognitivedissonance伊安.萊斯禮(IanLeslie)著:《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BornLiars),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p.183–p.201。
曼羅迪諾(LeonardMlodinow)著:《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Subliminal:HowYourUnconsciousMindRulesYourBehavior),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3年6月,p272–p.281。
做測驗,就有機會獲得免費特製手搖飲品,現場還有大獎等你抽!《她是科學家》特輯持續更新中相關標籤:認知失調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王陽翎(于非)15篇文章・
3位粉絲+追蹤《經濟日報》特約作者、《謎米香港》節目主持人;
鍾情心理學、神經科學,不失人文藝術濃情,無懼世道喧囂煩雜,走自己的路。
RELATED相關文章觀賞蝦身上長蟲?俗稱蝦蛭、也不盡然是寄生蟲的蛭蚓大隱隱於市:神秘淡水紐蟲在台現身,世上第二筆野外記錄!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完):如何避免房客上門?又該怎麼請出門才好?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五):房客是很煩,但不太傷身體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你是哪位女科學家144小時前民族學系到底在做什麼?是跳民俗舞蹈嗎?18小時前不只是最美時代劇,《茶金》帶你看見「茶科學」(上)19小時前誰是地表最憂傷生物?水滴魚醜哭:我壓力山大412小時前相關、因果,傻傻分不清楚52天前國際太空站與它的繼承者們——淺談近地軌道商業服務的歷史52022/02/24料理系動畫頂級湯底素材!——海鮮乾貨超濃郁鮮味從何而來?52022/02/24如果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為什麼我們沒有尾巴?52022/02/253133文字分享友善列印3133來自台灣動物世界泛科授權1.0泛科授權2.0環境生態生命奧祕科普閱讀力大賽自然生態觀賞蝦身上長蟲?俗稱蝦蛭、也不盡然是寄生蟲的蛭蚓YTLai・2020/12/29・3250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SR值530・七年級+追蹤近年來觀賞蝦養殖興起,連帶的也讓許多人注意到心愛的蝦子身上有時會出現細長的條狀物。
對飼主而言,這些像水蛭一樣用前後吸盤交錯黏附移動的不速之客,通常都稱之為「蝦蛭」,而且看那副噁心的長條模樣,勢必就是寄生在蝦子身上造成病狀的禍首,非除之而後快不可。
不過,這些坊間流傳的資訊裡頭其實有些誤會,且讓我們一一道來。
黏在淡水蝦頭上的兩隻蛭蚓。
圖/作者提供那些很像蛭類的小東西首先,雖然這些細長條狀的蟲像水蛭一樣,用前後吸盤交錯黏附移動,但是牠們其實並不真的屬於蛭類,而是蛭類的親戚,叫做蛭蚓(Branchiobdellidan)。
蛭蚓,顧名思義,就是長相上介於蚯蚓和蛭類的動物。
一般而言,蛭蚓的體型微小,身體圓柱狀,僅有數公釐至一公分出頭。
雖然蛭蚓和蛭類一樣都是以頭尾交替吸附的方式移動,但蛭類擁有口吸盤和尾吸盤,蛭蚓卻只有尾吸盤而沒有口吸盤。
此外,比起擁有27節軀幹體節的蛭類,蛭蚓的軀幹體節數僅有11節,加上癒合為頭部的4節體節也才15節。
整體而言,似乎像是簡單版的蛭類,因此21世紀之前,蛭蚓被視為是較原始的蛭類。
然而,藉著分子親緣技術與工具的進步,本世紀初的研究發現蛭蚓是與蛭類有共祖的姊妹群,而不是原始的蛭類。
因此,蛭蚓身上這些看似簡單版的蛭類特徵,應該只是共祖的後代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演化的結果。
蛭蚓在解剖顯微鏡下的模樣,左邊為游離搖擺的頭部,右邊則是吸附於表面的尾吸盤。
圖/作者提供蛭蚓或許礙眼,但並不一定是寄生蟲和蛭類相比,蛭蚓的生活史實在是更不獨立了點。
蛭類當中僅有一部份種類不時得附著在其他動物身上吸血營生,但目前已知的所有蛭蚓終其一生都必須附著在其他動物身上,而且絕大多數是以淡水蝦如螯蝦、米蝦為附著的優先選擇,但也有附著於淡水等足目或其他淡水蝦蟹的記錄,因此蛭蚓對於附著的淡水甲殼類種類並沒有強烈的專一性。
話說回來,蛭蚓雖然整個生活史都要依附在淡水蝦身上,但並不表示牠一定就是對淡水蝦有傷害的寄生蟲。
如果蛭蚓的依附讓淡水蝦的生活變得更辛苦,那麼蛭蚓就是對淡水蝦宿主有負面影響的寄生蟲;但如果蛭蚓的依附生活史對淡水蝦不痛不癢,那麼蛭蚓和淡水蝦宿主就是片利共生的關係;而若是蛭蚓的存在讓淡水蝦生活得更好,那麼兩者就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了。
因此,雖然坊間對蛭蚓在觀賞蝦身上的危害言之鑿鑿,但過去的研究顯示,蛭蚓的食性其實多半是其他更小的無脊椎動物或浮游生物,也會啃食宿主外骨骼上附著的單細胞藻類和其他有機碎屑,況且牠們由兩片硬化的顎構成的口器,實在也不適合啃食宿主的組織或吸食宿主的體液。
先前的多數研究也發現,北美洲的蛭蚓待在螯蝦宿主身上,大部分時候既不會提高螯蝦的死亡率,也沒有其他明顯的負面影響,因此蛭蚓和淡水蝦的關係,應該是以對蛭蚓有利、對淡水蝦宿主無害的片利共生為主。
北美螯蝦螯上的蛭蚓。
圖/Wikipedia更進一步而言,蛭蚓依附在淡水蝦身上啃蝕宿主外骨骼黏附的藻類和碎屑,其實可能對宿主是有利的。
在一些先前的研究中發現,當蛭蚓在螯蝦宿主身上達到相當密度,則可能因為清理了淡水蝦宿主身上和鰓上沾附的碎屑和藻類,讓宿主變得更身輕如燕而健康,因此蛭蚓和淡水蝦宿主就像是清潔蝦與海鰻一樣,形成了互利共生的雙贏局面。
清潔蝦與海鰻的互利共生關係。
圖/Wikipedia然而,要說蛭蚓在淡水蝦身上一點壞處都不會有,倒也不盡然。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當蛭蚓在淡水蝦身上的密度過高,可能就會在吃光了宿主外骨骼上附著的碎屑和藻類之後轉而啃食宿主的鰓組織,因此對宿主造成了負面影響。
過高的蛭蚓密度也會限制淡水蝦宿主的移動能力,讓宿主無法正常進食,並且更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目標。
蛭蚓的胃內含物分析也發現,蛭蚓幼體的消化道中的確有宿主的鰓組織,但蛭蚓成體卻沒有,而且只有棲息在宿主鰓部的蛭蚓,消化道中才會出現宿主的組織。
因此,在蛭蚓的生活史中,或許只有早期生活史的幼體階段,而且只有在蛭蚓正好棲息於淡水蝦鰓部的時候,才可能轉以寄生的形式造成宿主負面影響。
台灣的蛭蚓目前僅一種,而且所知不多話說回來,上述的研究都是以北美的蛭蚓和螯蝦宿主為研究的對象。
在台灣,目前已知的蛭蚓只有平頭霍氏蛭蚓(Holtodrilustruncatus)一種,這種蛭蚓廣泛分佈在台灣、日本、韓國與中國,而且多半是在俗稱黑殼蝦的擬多齒米蝦(Caridinapseudodenticulata)、台灣米蝦(Caridinaformosae)、白斑米蝦(Caridinaleucosticta)、多齒米蝦(Caridinamultidentata)、甚至玫瑰蝦(Neocaridinadavidi)等的小型淡水蝦身上發現。
根據研究,目前僅知分佈於日本本州中部紀伊半島的平頭霍氏蛭蚓的確存在著某些宿主偏好,當兩種不同的淡水蝦同時存在時,會選擇特定一種做為宿主,而且對宿主的選擇偏好也符合在野外觀察到的感染盛行率。
至於牠們對宿主的影響是否相似於北美的蛭蚓和螯蝦宿主,也還不得而知,或許因為宿主的相對體型更小,使得台灣的蛭蚓和淡水蝦之間更可能趨近於寄生關係也說不定。
尷尬的是,由於近年來台灣在觀賞淡水蝦市場上輸出了不少淡水蝦個體,連帶的也讓平頭霍氏蛭蚓輸出到世界各國,成了異國水族缸裡的新成員。
2020年的波蘭研究發現,120隻從台北運到華沙的水族賞玩用的台灣米蝦當中,總共找出了122隻附在蝦子身上的平頭霍氏蛭蚓,整體來說這些米蝦感染蛭蚓的比例達23.3%,感染蛭蚓的米蝦身上平均有4.4隻蛭蚓。
區分米蝦的性別來看,雄蝦感染蛭蚓的比例似乎稍高,但雌蝦感染的蛭蚓平均數量比較多。
平頭霍氏蛭蚓感染的位置也有所偏好,有44.3%的感染落在胸足區域,22.1%的感染在額角附近,其次是21.3%的感染在腹足與腹部區域,最後才是12.3%的鰓部感染。
此外,雖然雌雄米蝦同樣在胸足區域有最多的感染,但雄蝦被蛭蚓感染的位置更常發生在腹足與腹部區域(43.3%),卻不曾出現在額角;反觀雌蝦被蛭蚓感染額角區域有29.3%,在腹足與腹部區域則僅有14.1%。
如何去除平頭霍氏蛭蚓讓淡水蝦玩家皺眉的消息是,在2020年這一篇研究中,雌性台灣米蝦的鰓部、腹足和腹部區域的確可見些許損傷,雖然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但這有可能就是因為平頭霍氏蛭蚓活動造成的。
所以,即使蛭蚓可能無害,但對淡水蝦玩家來說,或許是看了討厭、或者是為求保險,總之也許還是希望將蛭蚓除之而後快。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其實,去除蛭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水體鹽度升高到0.5%以上。
根據2016年的日本研究,平頭霍氏蛭蚓在水體鹽度達1%時,三小時內就會死光光,不過這個實驗是把蛭蚓從宿主身上取下來以後才進行的,所以各位淡水蝦玩家們哪天要是想依法炮制,千萬務必先確定手上的淡水蝦能夠忍受鹽度1%超過三小時,否則為了去除蛭蚓結果也讓心愛的蝦子魂歸西天,宿主因為附生的無害小蟲而玉石俱焚豈不得不償失,你說是不是哪?參考文獻:BrownBL,CreedRP,DobsonWE(2002)Branchiobdellidannelidsandtheircrayfishhosts:aretheyengagedinacleaningsymbiosis?Oecologia132:250–255BrownBL,CreedRP,SkeltonJ,RollinsMA,FarrellKJ(2012)Thefinelinebetweenmutualismandparasitism:complexeffectsinacleaningsymbiosisdemonstratedbymultiplefieldexperiments.Oecologia170:199–207FarrellKJ,CreedRP,BrownBL(2014)Preventingoverexploitationinamutualism:partnerregulationinthecrayfish–branchiobdellidsymbiosis.Oecologia174:501–510MaciaszekR,JabłońskaA,PratiS,SwiderekW(2020)Firstreportoffreshwateratyidshrimp,Caridinaformosae(Decapoda:Caridea)asahostofectosymbioticbranchiobdellidan,Holtodrilustruncatus(Annelida,Citellata).Knowledge&ManagementofAquaticEcosystems421:33–40NiwaN,ArchdaleMV,MatsuokaT,KawamotoA,NishiyamaH(2014)MicrohabitatdistributionandbehaviourofBranchiobdellidanHoltodrilustruncatusfoundonthefreshwatershrimpNeocaridinaspp.fromtheSugoRiver,Japan.CentralEuropeanJournalofBiology9:80–185TanakaK,WadaK,HamasakiK(2016)DistributionofHoltodrilustruncatus,aBranchiobdellidanEctosymbioticonAtyidShrimpsintheKiiPeninsula,WesternJapan,withReferencetoSalinityToleranceandHostPreference.ZoologicalScience,33:154–161大高明史,陳榮宗(2010)台灣內水域新紀錄一種蛭蚓類及四種貧毛類。
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2:97–110大高明史,格爾德,大和茂之,陳榮宗,西野麻知子(2015)台灣匙指蝦類體表兩種外共生蛭蚓目及切頭類之共棲。
台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7:253–262 做測驗,就有機會獲得免費特製手搖飲品,現場還有大獎等你抽!《她是科學家》特輯持續更新中相關標籤:寄生蟲平頭霍氏蛭蚓徧利共生淡水蝦科學生科普閱讀力大賽蛭蚓蛭類蝦蛭附生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所有討論
3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1鄭國威Portnoy2020/12/29回覆看到「蛭蚓的胃內含物分析也發現,蛭蚓幼體的消化道中的確有宿主的鰓組織,但蛭蚓成體卻沒有」,很好奇那麼微小的動物,科學家是怎麼把胃內含物拿來分析的?#2勇者鬥惡龍WALK2020/12/30回覆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0706#3YTLai2021/03/07回覆#1基本上就是在解剖顯微鏡下以精巧的工具加上技術把消化道打開拿出內含物去分析而已,沒有別的辦法YTLai754篇文章・
86位粉絲+追蹤也許永遠無法自稱學者,但總是一直努力學著RELATED相關文章敞開心胸挑戰未知,發現抗癌關鍵「KLHL20蛋白」——陳瑞華專訪首創「磁電子學」概念,物理新發現的喜樂是最強的動力!——郭瑞年專訪「俗又何妨?我想為庶民大眾寫歷史!」歌手到臺語歌研究者——專訪陳培豐為什麼愛玉籽洗一洗就會「結凍」?——從國民美食到生醫材料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你是哪位女科學家144小時前民族學系到底在做什麼?是跳民俗舞蹈嗎?18小時前不只是最美時代劇,《茶金》帶你看見「茶科學」(上)19小時前誰是地表最憂傷生物?水滴魚醜哭:我壓力山大412小時前相關、因果,傻傻分不清楚52天前國際太空站與它的繼承者們——淺談近地軌道商業服務的歷史52022/02/24料理系動畫頂級湯底素材!——海鮮乾貨超濃郁鮮味從何而來?52022/02/24如果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為什麼我們沒有尾巴?52022/02/25
延伸文章資訊
- 1苦心追尋的事物是場鬧劇?人們告訴自己「一切皆有意義」
認知失調之所以令人不安,是因為懷抱兩種互相衝突的認知,就像與荒謬周旋一般。 ... 不過對艾略特而言,答案卻是顯而易見,那就是自我辯護。
- 2認知失調 - 中文百科知識
認知失調又名認知不和諧。 (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 ...
- 3為何我們會自欺欺人?心理學上的認知失調 - 關鍵評論網
今次介紹的概念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它是指當人類擁有兩個相互矛盾的想法時,會產生不安的感覺。為了改善這種不適,人類會不自覺地 ...
- 4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 認知失調(論) - 國家教育 ...
認知失調(論) ·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 名詞解釋: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
- 5你認知失調了,只是你可能常常不知道 - 知識家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它是指,一個人如果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一致的時候,內心就會感到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