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認知失調(英語:Cognitive dissonance)在心理學中形容人產生矛盾的認知,觀察到對立的訊息。
這些訊息包括人的行為、情緒、想法、信念、價值觀、信仰,外界環境中的 ...
認知失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4年5月17日)翻譯者可能不熟悉中文或原文語言,也可能使用了機器翻譯,請協助翻譯本條目或重新編寫,並注意避免翻譯腔的問題。
明顯拙劣的機器翻譯請改掛{{d|G13}}提交刪除。
認知失調(英語:Cognitivedissonance)在心理學中形容人產生矛盾的認知,觀察到對立的訊息。
這些訊息包括人的行為、情緒、想法、信念、價值觀、信仰,外界環境中的事物等。
認知失調通常體現爲因進行與自己的思想、價值或自我概念相悖的行爲而產生的心理壓力或焦慮。
根據利昂·費斯廷格提出的認知失調的理論,爲了緩解認知失調的壓力與不適,人會努力更改矛盾的認知,使自己的認知調和一致。
[1][2]
以正在減肥與食用蛋糕的認知失調爲例,調和認知的方法包括更改對自己行爲的認知(「我並沒有吃很多」)、增加一致的認知(「蛋糕很有營養」)、降低矛盾的重要性(「人生苦短,我其實並不在意超重什麼的啦」)、否定兩種認知間的關聯(「沒有實驗證明那塊蛋糕會導致肥胖」)、降低對於自身控制的認知(「是他媽逼我吃那塊蛋糕的,拒絕那塊蛋糕等同於侮辱他媽的廚藝」)與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我不需要也不想減肥」)。
最後一種,更改自己的思想與態度最常見。
認知失調的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HenryRiecken(英語:HenryRiecken)與StanleySchachter(英語:StanleySchachter)在他們1956年的著作《當預言失靈(英語:WhenProphecyFails)》中提出。
這三位心理學家秘密加入並觀察了一個名為「探索者(英語:TheSeekers(rapturists))」的小型幽浮末日宗教。
該宗教認爲世界會在1954年12月21日毀滅,只有信徒會被外星人救走。
12月21日晚上信徒都聚在領袖的房屋裏等待世界毀滅、外星人拯救他們。
接近凌晨,所有人都很焦慮,想著等到十二點,21日結束,或許外星人就會到來。
到了凌晨十二點,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屋子裏非常安靜,沒有人說任何話。
過了五至十分鐘,終於有人說話了,不過是試圖解釋,或許我們這個房間裏的時鐘錯了,我們應該再等等。
又過了十幾分鐘,有人確認了屋子裏的所有時鐘的時間都是一致的,過了12月21日凌晨十二點,外星人還是沒有來。
於是又有人解釋,可能外星人使用了另一個時區,我們應該再等等。
終於到了早上,外星人還是沒有來。
信徒誰都不說話,該宗教的領袖Thedra姊妹終於決定到她的房間裏去接受外星人的啟示。
出來後,她告訴所以信徒,因為你們的虔誠,世界被拯救了,外星人決定寬恕世人的罪孽,不再毀滅地球。
大部分信徒都相信了這個牽強的解釋。
在地球滅亡的預言失敗後,預期落空(英語:Disconfirmedexpectancy)增加了認知間的失調,結果使大多數沒有心理準備的信徒,爲了減緩認知失調帶來的心理壓力與不適,轉而接受新的預言。
[3]
認知失調的其他作用案例包括時薪過低勞累而相信自己熱愛工作,被眾人指責是因為自己的錯誤,內心感到愧疚不願承認而故作輕鬆,對遭嚴酷考驗而進入的團體更有歸屬感等。
目次
1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
1.1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
1.1.1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
2此理論的應用
3假設
4參見
5參考資料
6來源
7外部連結
認知失調的實證研究[編輯]
已有一些實驗方法被用來證明認知失調,其為: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之中的研究對象被要求做出和其看法相背的行為(利昂·費斯廷格,Carlsmith,1959;Harmon-Jones,Brehm,Greenberg,Simon,Nelson,1996);
決策後的研究,研究在決策後對反對的另一種選擇的看法(Brehm,1956;Harmon-Jones,Harmon-Jones,2002);
研究人類如何以其自身的觀點來找尋協和的資訊,而不是不協和的資訊,以防止認知失調的發生(Frey,1986);
研究人類對與其堅信的信仰、看法等不協和的資訊是如何反應的(利昂·費斯廷格,Riecken,Schachter,1956;Batson,1975;Burris,Harmon-Jones,Tarpley,1997)。
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編輯]
起源和第一個測試理論的實驗[編輯]
在費斯廷格與美瑞爾·卡爾史密斯1959年的一個經典實驗中,學生們被要求進行繁瑣且無意義的工作,包括把書翻轉四分之一圈,以及另一個,把湯匙放在盤子上,清空盤子,再把盤子放滿湯匙,如此不斷地重複。
參加這個實驗的人都很消極地反覆這些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後,學生們會被告知實驗已經結束,他們可以離開了。
這是誘導性的服從的研究的一個例子。
不過,實驗者隨後向實驗對象做了一個小小的請求。
即他們被告知某位必要的研究助理無法進行這個實驗,而這位參加者被要求去代為說服另一位接受實驗者(此人實際上是知情者)這項剛剛才被完成的單調的,無聊的工作其實是有趣的且吸引人的。
某些參加者受僱以20元的代價,另一組則是1元,而對照組不能被要求去執行此任務。
當之後被要求去評價拔釘子工作時,那些在1元組的人比起其他在20元組以及對照組之評價顯得更加地肯定。
這被Festinger和Carlsmith解釋成為認知失調的證明。
實驗者理論化了人們在感受到介於矛盾認知的不一致「我告訴某人這項工作是有趣的,而實際上我卻發現它是無聊的」。
當只被給予1元時,學生們被強迫內在化他們被誘導表現而產生的態度,因為他們沒有其他正當的理由。
那些在20元組的情況中,這種認知失調是有爭議的,因為此行為有著一個外在正當的理由。
行為內在化是唯一一個方式去解釋受試者對於此任務的評價。
這項研究已經在之後被重新試驗過。
現今相信的理論是有一個衝突介於認知當中即「我不是一個說謊者,但我卻說了謊」。
因此,這事實已經被帶向靠近謊言一步了,更可以說,即此任務評價往上升了。
研究者更進一步地推測只有1元組的受測者面臨「沒有足夠動機解釋這種行為」以致於產生「認知失調」的境況,所以當他們被要求對於這些任務而說謊,他們藉由改變他們的態度以尋求抒發「認知失調」帶來的緊張不適感。
這種過程讓受測者真正地相信這些工作是有趣的。
此理論的應用[編輯]
此理論多用於心理學領域,來解釋個人態度改變與否。
如果個人的態度和行爲兩者協調時,態度不會改變;兩者失調時,態度就可能會改變。
例如:
那些反對禁菸的人,他們在情感上喜歡吸菸,在認知上又認爲吸菸利少害多,那麼要他們改變態度支持禁菸是辦不到的。
在某會議上,一個人對某議案本來持反對意見(態度),可是迫於大多數輿論壓力,在最後表決時,卻舉手贊成(行爲)。
如此,態度和行爲失去了一致。
但私下問他時,他可能真的改變了原來所持的態度。
因爲如果不改變原來所持的態度,他將對自己的舉手行爲無法自圓其說,而感到尷尬。
顯然,人在很多社會場合中,其態度改變與否與個人維持面子與自尊有關。
而且,當個人態度改變或維持不變時,爲了保持心理上認知一致,個人常對自己的作爲提出辯解。
假設[編輯]
此理論對於人類的認知有三個基本假設:
人們都有追求認知三元素(自我、他人、某元素或事物)一致性的需求。
[4][5]
當出現認知失調時,人們會在心理上感到不適。
心理上的不適感會驅動人們解決認知的矛盾,以恢復認知的調和一致。
認知失諧的強弱程度取決於所有涉及的失諧認知的數量,與協調認知元素的數量之比率,以及這些認知元素對個人的重要性。
對個人越重要,而且失諧認知元素的數量越大,認知失諧程度也越大。
[6]
參見[編輯]
1844年的再生論,認知失調在宗教上的一個例子。
團體迷思,認知程序的缺乏。
自我知覺理論,看法轉變的一個零合理論。
選擇依據偏見,記憶的扭曲,使得過去的選擇看起來比實在上的要好。
超自然現象,合乎因果之信仰的另一種解釋之描述。
狐狸與葡萄,在寓言中的一個例子。
無法計算,是一個在大眾科幻小說裡,用來表示一個人工智慧認知失調的一個句子。
矛盾想法,同時抱有兩種相衝突的信仰,並且強烈地相信著。
否定是和其有關的一個防衛機制。
忠實信徒症候群,是對認知失調免疫的一個例子。
敵意,對認知失調的一種心理反應。
參考資料[編輯]
^利昂·費斯廷格.認知失調.ScientificAmerican.1962,207(4):93–107.Bibcode:1962SciAm.207d..93F.PMID 13892642.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062-93(英語).
^利昂·費斯廷格.認知失調論.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大學出版社.1957(英語).
^利昂·費斯廷格;Riecken,HenryW.;SchachterStanley.WhenProphecyFails:ASocialandPsychologicalStudyofaModernGroupthatPredictedtheDestructionoftheWorld.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5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0).
^TheMarketingofGlobalWarming:ARepeatedMeasuresExaminationoftheEffectsofCognitiveDissonance,Endorsement,andInformationonBeliefsinaSocialCause.ProquestDigitalDissertations:https://pqdtopen.proquest.com/doc/1906281562.html?FMT=ABS
^Heider,F.TheGestaltTheoryofMotivation.Jones,MarshallR.(編).NebraskaSymposiumonMotivation8.Lincoln: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1960:145–172.ISBN 978-0-8032-0601-4.OCLC 10678550(英語).
^郭貞.傳播理論.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05:551.ISBN 978-986-298-224-2.
來源[編輯]
Aronson,E.Thetheoryofcognitivedissonance:Acurrentperspective.Berkowitz,L.(編).Advancesin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4.NewYork:AcademicPress.1969:1–34.
Bem,D.J.Anexperimentalanalysisofself-persuasion.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65,1:199–218.
Bem,D.J.Self-perception:Analternativeinterpretationofcognitivedissonancephenomena.PsychologicalReview.1967,74:183–200.
Brehm,J.Post-decisionchangesindesirabilityofalternatives.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56,52:384–389.
Burris,C.T.;Harmon-Jones,E.;Tarpley,W.R.“Byfaithalone”:Religiousagitationandcognitivedissonance.BasicandAppliedSocialPsychology.1997,19:17–31.
利昂·費斯廷格;Carlsmith,J.M.Cognitiveconsequencesofforcedcomplianc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59,58:203–211.
Harmon-Jones,E.;Brehm,J.W.;Greenberg,J.;Simon,L.;Nelson,D.E.Evidencethattheproductionofaversiveconsequencesisnotnecessarytocreatecognitivedissonan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6,70:5–16.
Harmon-Jones,E.;Mills,J.CognitiveDissonance:ProgressonaPivotalTheoryinSocialPsychology.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9.
Sherman,S.J.;Gorkin,R.B.Attitudebolsteringwhenbehaviorisinconsistentwithcentralattitude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80,16:388–403.
Knox,R.E.;Inkster,J.A.Postdecisiondissonanceatposttim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68,8:319–323.
Tedeschi,J.T.;Schlenker,B.R.;Bonoma,T.V.Cognitivedissonance:Privateratiocinationorpublicspectacle?.AmericanPsychologist.1971,26:685–695.
外部連結[編輯]
Cognitivedissonance.IthacaCollege.(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9).
IntroductiontoCognitiveDissonance:ProgressonaPivotalTheoryinSocialPsychology.[2015-07-2101:32:55].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Paper:Cognitivedissonanceindecisionmaking
Swatos,WilliamH.,Jr.(編).Jehovah'sWitnesses.EncyclopediaofReligionandSociety. (關於"millennialdelay"的問題)
閱論編陰謀論陰謀論列表(英語:Listofconspiracytheories)核心主題
反科學
陰謀集團(英語:Cabal)
間諜活動
欺騙
秘密社團
民事陰謀(英語:Conspiracy(civil))
刑事陰謀(英語:Conspiracy(criminal))
詐騙陰謀(英語:Deception)
陰謀小說(英語:Conspiracyfiction)
偽科學
機密
都市傳說
心理學
看法極化
認知失調
大眾強化(英語:Communalreinforcement)
認知偏差
控制點
偏執
投射
集體歇斯底里
死亡與失蹤案件刺殺
1400年傑弗里·喬叟之死陰謀論
1483年愛德華五世與約克公爵理查之死陰謀論(英語:PrincesintheTower)
1582年本能寺之變關於織田信長的陰謀論
1833年豪澤爾之死陰謀論
1865年林肯遇刺案陰謀論
1913年宋教仁遇刺案陰謀論
1932年賽馬「法爾·拉普」之死陰謀論(英語:PharLap#Death)
1934年基洛夫遇刺案陰謀論
1953年史達林之死陰謀論
1961年哈馬舍爾德空難身亡案陰謀論
1961年盧蒙巴被殺案陰謀論
1962年瑪麗蓮·夢露之死陰謀論
1963年約翰·甘迺迪遇刺案陰謀論
1965年馬爾科姆·X遇刺案陰謀論
1968年羅伯特·甘迺迪遇刺案陰謀論
1968年馬丁·路德·金遇刺案陰謀論
1970年吉米·亨德里克斯之死陰謀論
1976年庫比契克車禍身亡案陰謀論
1978年若望·保祿一世之死陰謀論(英語:PopeJohnPaulIconspiracytheories)
1979年艾瑞·尼夫之死陰謀論(英語:AireyNeave#Death)
1979年朴正熙遇刺案陰謀論
1980年約翰·列儂遇刺案陰謀論
1986年帕爾梅遇刺案陰謀論
1988年穆罕默德·齊亞·哈克空難身亡案陰謀論(英語:DeathofMuhammadZia-ul-Haq)
1993年文森·福斯特自殺案陰謀論(英語:SuicideofVinceFoster)
1994年科特·柯本自殺案陰謀論(英語:DeathofKurtCobain#Theories)
1995年伊扎克·拉賓遇刺案陰謀論(英語:YitzhakRabinassassinationconspiracytheories)
1997年黛安娜車禍身亡案陰謀論(英語:DeathofDiana,PrincessofWalesconspiracytheories)
2001年尼泊爾王室槍擊事件陰謀論
2003年大衛·凱利自殺案陰謀論(英語:DeathofDavidKelly)
2006年利特維年科之死陰謀論(英語:AlexanderLitvinenkoassassinationtheories)
2007年貝娜齊爾·布托遇刺案陰謀論
2009年麥可·傑克遜之死陰謀論
2011年賓拉登之死陰謀論
被懷疑是假旗行動
1898年緬因號戰艦爆炸陰謀論
1915年盧西塔尼亞號客船被擊沉陰謀論(英語:SinkingoftheRMSLusitania)
1933年德國國會縱火案陰謀論
1941年珍珠港事件陰謀論(英語:PearlHarboradvance-knowledgeconspiracytheory)
格拉迪奧行動
1967年美國自由號技術調查船被以色列攻擊事件陰謀論(英語:USSLibertyincident#Ongoingcontroversyandunresolvedquestions)
1983年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的非主流理論
1986年莫三比克圖-134客機墜毀事件陰謀論(英語:1986MozambicanTupolevTu-134crash)
1988年洛克比空難陰謀論
1995年俄克拉何馬城爆炸案陰謀論(英語:OklahomaCitybombingconspiracytheories)
1996年阿瑟港槍擊案陰謀論
1996年環球航空800號班機空難的非官方理論(英語:TWAFlight800alternativetheories)
1999年俄羅斯公寓樓爆炸案陰謀論(英語:Russianapartmentbombings#TheoryofRussiangovernmentinvolvement)
九一一事件陰謀論(美國政府事先知情論(英語:September11attacksadvance-knowledgeconspiracytheories)
世貿大廈被爆破陰謀論(英語:WorldTradeCentercontrolleddemolitionconspiracytheories))
2004年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陰謀論(英語:Controversiesaboutthe2004Madridtrainbombings)
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陰謀論
其他
1912年鐵達尼號沉沒事件陰謀論(英語:RMSTitanicalternativetheories)
亞美尼亞人大屠殺陰謀論(英語:ArmenianGenocidedenial)
納粹種族大屠殺否認論
1948年-1954年回歸以色列的葉門猶太人兒童失蹤事件
1952年開羅縱火案陰謀論
1959年佳特洛夫事件陰謀論
20世紀50、60年代消失的蘇聯太空人陰謀論
1978年瓊斯鎮集體自殺事件陰謀論(英語:Jonestownconspiracytheory)
撒旦儀式虐待陰謀論(英語:Satanicritualabuse)(血祭誹謗)
1987年南非航空295號班機空難陰謀論
1994年愛沙尼亞號渡輪沉沒事件陰謀論
2014年馬來西亞航空370號班機空難陰謀論
2014年世越號沉沒事故陰謀論
新世界秩序
文化馬克思主義陰謀論
盎格魯-撒克遜使命陰謀論
畢德堡俱樂部陰謀論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陰謀論
三邊委員會陰謀論
三百人委員會陰謀論
羅斯柴爾德家族陰謀論
洛克菲勒家族陰謀論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陰謀論
波西米亞森林陰謀論(英語:BohemianGrove)
外星生命入侵陰謀論
梵蒂岡陰謀論(英語:Vaticanconspiracytheories)
骷髏會陰謀論
黑色直升機陰謀論
友誼會陰謀論(英語:TheFellowship(Christianorganization))
喬治亞引導石陰謀論
光明會陰謀論
共濟會陰謀論(英語:Masonicconspiracytheories)
猶太人陰謀論(英語:Jewishconspiracy)
猶太人-共濟會勾結陰謀論
《錫安長老會紀要》陰謀論
穆斯林兄弟會陰謀論(英語:MuslimBrotherhoodconspiracytheories)
耶穌會陰謀論(英語:Jesuitconspiracytheories)
奧德薩陰謀論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集中營陰謀論(英語:FEMAcampsconspiracytheory)
間諜和情報機構監視陰謀論(英語:Listofconspiracytheories#Surveillancebyespionageandintelligenceagencies)
無線射頻辨識晶片陰謀論(英語:Listofconspiracytheories#RFIDchips)
數位電視轉換陰謀論(英語:Listofconspiracytheories#Media)
電子銀行陰謀論(英語:Listofconspiracytheories#Electronicbankingconspiracy)
社會工程陰謀論
思想控制陰謀論
丹佛國際機場陰謀論
主流媒體整合陰謀論(英語:Concentrationofmediaownership)
UFO(英語:UFOconspiracytheory)概覽
關於51區的陰謀論
關於杜爾賽基地的陰謀論
《對情況的估計》陰謀論(英語:EstimateoftheSituation)
雄偉-12委員會陰謀論
黑衣人陰謀論
美國政府與賽波星外星人的人員交換計劃陰謀論(英語:ProjectSerpo)
外星爬蟲人陰謀論
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
事件
1946年鬼火箭事件
1947年莫里島事件陰謀論(英語:MauryIslandincident)
美國政府掩蓋羅斯威爾事件陰謀論
1948年托馬斯·曼特爾事件陰謀論
1965年凱克斯伯格UFO事件陰謀論(英語:KecksburgUFOincident)
英國政府掩蓋1980年藍道申森林UFO事件陰謀論
醫療、能源與環境
愛滋病病毒起源陰謀論(英語:DiscreditedAIDSoriginstheories)
愛滋病重估陰謀論
腦控
化學尾跡陰謀論
飲水加氟陰謀論(英語:Waterfluoridationcontroversy#Conspiracytheories)
免費能源被打壓陰謀論
全球暖化陰謀論
SARS陰謀論
2019冠狀病毒病陰謀論
大型製藥廠陰謀論(英語:BigPharmaconspiracytheory)
疫苗陰謀論
轉基因陰謀論
氣候研究小組電郵爭議
《全球暖化大騙局》
美國政府
阿波羅登月計劃陰謀論
歐巴馬的公民權陰謀論(英語:BarackObamacitizenshipconspiracytheories)
歐巴馬的宗教信仰陰謀論(英語:BarackObamareligionconspiracytheories)
歐巴馬的「真實父親」陰謀論(英語:DreamsfromMyRealFather)
甘迺迪被中央情報局刺殺陰謀論(英語:CIAKennedyassassinationconspiracytheory)
中央情報局與賓·拉登的關係(英語:CIA-OsamabinLadencontroversy)
杜勒斯計劃陰謀論(英語:Dulles'Plan)(十條誡令)
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劃陰謀論
蒙淘克計劃陰謀論
十月驚奇陰謀論(英語:Octobersurpriseconspiracytheory)
1943年費城實驗陰謀論
1974年亞述爾島人計劃陰謀論(英語:ProjectAzorian)
MKUltra計劃陰謀論
主權公民運動陰謀論(贖回陰謀論(英語:Redemptionmovement))
大量右翼陰謀論(英語:Vastright-wingconspiracy)
越南戰爭戰俘與失蹤人員陰謀論(英語:VietnamWarPOW/MIAissue)
1993年韋科慘案陰謀論
其他
發條橙陰謀論(英語:ClockworkOrange(plot))
貓王未死陰謀論
保羅·麥卡特尼在1966年已死陰謀論
1979年維拉事件陰謀論
新可樂陰謀論
1987年薩爾特舍巴登會議陰謀論(英語:LillaSaltsjöbadsavtalet)
關於聖經的陰謀論(英語:Bibleconspiracytheory)
基督教國教化陰謀論
喬治·索羅斯陰謀論(英語:GeorgeSorosconspiracytheories)
孟加拉國擴張陰謀論
同志國際
現代地平說
聖殿騎士團陰謀論(英語:KnightsTemplarlegends)
墨西哥收復失地陰謀論(英語:Reconquista(Mexico))
幻影時間
新年表理論(英語:NewChronology(Fomenko))
紅水銀陰謀論
蘇格蘭黑手黨陰謀論
斯坦尼斯拉夫·盧尼奧夫聲稱的陰謀論(英語:StanislavLunev)
深層政府陰謀論
另見
大屠殺否認事件(英語:Template:Denialofmasskillings)
大屠殺否認論(英語:Genocidedenial)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認知失調&oldid=69146135」
分類:社會心理學虛假傳播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自2014年5月粗劣翻譯含有英語的條目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Bosanski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Македонски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älzisch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性中的傲慢與偏見:認知失調- PanSci 泛科學
上述事件,正是費斯汀格援以說明「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 他們面對這種狀態極可能加以漠視,隨之尋找一些自我安慰的主觀理由,堅信自己沒有錯誤。
- 205認知失調與自我辯護.ppt
人會盡可能消除或減輕認知失調的感受,甚至可能找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認知失調. 認知失調理論.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當作出自己覺得荒謬、愚蠢、不符合 ...
- 3苦心追尋的事物是場鬧劇?人們告訴自己「一切皆有意義」
認知失調之所以令人不安,是因為懷抱兩種互相衝突的認知,就像與荒謬周旋一般。 ... 不過對艾略特而言,答案卻是顯而易見,那就是自我辯護。
- 4認知失調與主機大戰:一種盲目與自我安慰 ... - 隨意窩
費斯丁格以吸煙為例。一個老煙槍知道吸煙有害身體健康,但是戒煙很困難,他的「思想」和「行為」之間就會產生落差,這就是認知失調。
- 5認知失調 - 中文百科知識
認知失調又名認知不和諧。 (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