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該訓練肌肉多少次?研究建議訓練週頻率這樣設定 - 運動星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難道一週訓練1-3 次,增肌效率會比較差?打算開始進行增... ... 要減掉體內脂肪,保持或打造瘦肌肉,就必須勤練能打造肌力的重量訓練。

1 每週該訓練肌肉多少次?研究建議訓練週頻率這樣設定 2 教你善用超級組合縮短訓練時間增加效率 3 機械訓練(Machines) 運動星球 每週該訓練肌肉多少次?研究建議訓練週頻率這樣設定 2020-03-05 知識庫 健身 初階訓練 觀念 增肌 微肌男子 新知 一週要訓練6-7天,增肌的效果才會好?這樣高頻率的訓練方式真的適合肌肉發展嗎?難道一週訓練1-3次,增肌效率會比較差?打算開始進行增肌訓練的你,應該也曾面臨到一連串訓練頻率的問題,而在此之前,你一定要先知道訓練「週頻率」! 每週該訓練肌肉多少次?研究建議訓練週頻率這樣設定 所謂的「週頻率」是每星期訓練次數的名稱,在超恢復期間內成長的效果最為顯著,同一個肌肉部位的訓練與其每天都練,不如一週練2-3次來的有效果,但若你想要每週練4-5次時,那就必須要每天更換不同的肌群部位,不要連續訓練同一個部位。

在訓練之後,也需要攝取充分的營養與是當的休息,由於超恢復會在訓練完的48-72小時之後,所以,在訓練肌群的頻率安排上以一週2-3次較為洽當。

但,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我們將以三個國外研究報告來告訴你們,怎樣的訓練頻率對於增肌效果會比較好! 所謂的「週頻率」是每星期訓練次數的名稱,在超恢復期間內成長的效果最為顯著 力量與增肌的研究 一項名為TheFrekvensprosjektet(挪威頻率項目)的研究,研究了一組挪威舉重運動員的兩種不同的訓練計劃。

這項研究將16位挪威舉重運動員(13位男性與3位女性),分配成兩組並接受完全相同的訓練計劃,這其中只有訓練頻率這一個因素不同,變異數就是一組一週訓練3次,另一組一週訓練6次,然而,3天和6天訓練組的訓練量必須相同;換句話說就是每週訓練3次的這組,每次訓練的次數是每週6天這組的兩倍。

經過15週後,一週訓練6天的這組,在臥推、硬舉與深蹲的力量增進大約是另一組的兩倍!除了測量力量增益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股外側肌(其中一條大腿肌肉)的厚度變化以及股四頭肌的橫截面積(CSA),同樣,每週6天這組創造了最多的肌肉,在股四頭肌的CSA中獲得了4%的增益;最令人驚訝的是每週訓練3次的這組都沒有達到該有的平均數值。

另外,在肌肉厚度方面,兩組中的三名受試者得到大致相同的結果,獲得約5%;有些人對力量訓練的反應非常好,我們稱他們為高反應者;有些人會得到不好不壞我們稱為中反應者;當然也會有些人對於這些頻率呈現出進步緩慢的趨勢,我們稱為低反應者。

換句話說,無論訓練頻率如何,這些受試者都可能是低反應者和高反應者,在每週6天這組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原因是較高數量的中低反應者被偶然分配到每週訓練3次的小組內。

TheFrekvensprosjektet(挪威頻率項目)的研究結果看起來很引人注目!但這些參加研究的受試者不是一般的人或是不運動的人,相反,他們是年輕的舉重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1歲,在研究之前的六個月他們都參加了全國舉重比賽。

因此,這告訴了我們擁有強壯且發達的肌肉基因,有可能比你的訓練頻率來的重要。

請記住,TheFrekvensprosjektet(挪威頻率項目)的主要目標是觀察力量增加,最大化力量增加的訓練類型,不一定是最適合建構肌肉的訓練類型,此外,這個研究還受未在其它的研究中獲得證明。

最大化力量增加的訓練類型,不一定是最適合建構肌肉的訓練類型! 增肌效率哪個快? 另一項研究是由南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ofSouthFlorida,簡稱USF)所進行的,參加這項研究的受試者是二十出頭的年輕男性,他們都有超過6個月以上的舉重經驗,並且都能蹲下至少125%的體重、臥推100%的體重以及硬舉150%的體重的能力。

因此,他們不是我們常見的一般研究所找來的運動初學者,但他們又跟TheFrekvensprosjektet受測者有很大段的距離,這些男子們都被分成兩組,分別為每週訓練3-6天;同樣,這兩組的訓練量是相同,因此,對於每週訓練3天的這組,每次訓練平均持續兩個小時,而每週訓練6天的這組,則只要大約1個小時來完成每次的訓練項目,結果,這次的研究兩組之間的力量或體重增加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訓練頻率似乎遵循收益遞減法則,因為高訓練頻率(每週6天)阻力訓練,似乎沒有提供肌肉更多的好處,因此3天和6天組的人都得到了大致相同的結果;當體積和強度等同時,在較低訓練頻率(每週3天)的額外力量和肌肥大益處。

有趣的是,高訓練頻率組平均增加肌肉量為5.7磅(2.6公斤);而低訓練頻率組則平均只增加3.7磅(1.7公斤),在增肌的目標中高訓練頻率組能獲得較高的效率。

在巴西也進行一項類似的研究,研究人員將肌肉訓練每週一次與每週五次全身訓練的人進行比較,這些參與研究計劃的受測者必須要有運動訓練三年的經驗,且能夠至少蹲下150%的體重與臥推至少100%的體重的能力,每週1次的小組每次進行兩次鍛煉,每次鍛煉5-10組,而全身鍛鍊組每次鍛鍊1-2組,兩組的訓練都持續30多分鐘。

同樣,兩組之間在力量或體重增加方面沒有顯著差異;這樣的結果跟南佛羅里達大學作的研究幾乎一樣,進行一週5天全身訓練的人比一週1次的人,在肌肉的成長量略有增加;之後,克羅埃西亞的研究人員在另一項實驗也發現,在體積等同的條件下,每週訓練3-6次會導致肌肉大小和力量的相似增加。

在體積等同的條件下,每週訓練3-6次會導致肌肉大小和力量的相似增加 結論 看完上面所說的研究可以發現,訓練的時間長度似乎也會影響肌肉對更高訓練頻率的反應;如果你是剛開始的健身初學者,建議你可以從每週2-3次的訓練頻率下手,因為,在一組未經訓練的初學者研究中有發現,每週訓練1或3次的人持續11週之後,它們的肌肉成長量十分的接近,也就是說每週訓練六次的結果不應該被當作最佳的訓練方式,因為,這也關係著每個人的基因與訓練反應。

另外,我們也知道肌肉蛋白合成在訓練後一兩天內以更快的速度建立;然而,隨著你的訓練經驗值越來越高,訓練後蛋白質合成的增加更早也會更快的讓肌肉恢復正常,但是,做更多的訓練和練習會增加你身體的負擔與造成肌肉的損傷,這意味著你需要等待更久,才能再次訓練同樣的肌肉群。

簡而言之,在訓練每個肌肉群之間留下一些修復與休息的時間,就會讓肌肉的刺激度與成長效率更好。

資料參考/muscleevo、musclemediaonline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教你善用超級組合縮短訓練時間增加效率 2018-05-31 觀念重量訓練中階訓練健身增肌知識庫 自從出了社會之後你是不是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有時想去健身房好好的運動訓練一下,都被工作、家庭、朋友與生活大小事所綁住,讓你常常大喊著:我真的沒時間運動嗎?還好,現在有個訓練方式可以讓你縮短一半的時間,做完原本規劃的訓練課程,這樣的訓練方式就叫做超級組訓練。

只要善用超級組合的訓練方式,就可縮短訓練時間增加效率。

超級組的定義 所謂的超級組不是將重量加到很重(控制在8~10RM就好),而是只連續無間隔的完成兩個練習動作再休息,這兩個動作可以是針對同個肌群或是兩個不同肌群的組合,你只要記得超級組的核心定義為:完成一個動作不休息,繼續做下一個動作然後休息一下,如此反覆交替訓練直到完成預定的訓練組數。

傳統組訓練法與超級組訓練法的差異。

超級組的意義 你是否已經躍躍欲試了呢?先別急!我們需要先來了解超級組主要的意義是什麼?適合什麼樣的人來做訓練?首先,超級組的含義就是主動肌與拮抗肌的訓練,適合已經健身大約一年以上有基礎肌力的人使用,用這個訓練方式可以有效率的突破平台期增長肌肉。

當主動肌運作收縮時,拮抗肌就會放鬆,反之,主動肌放鬆時拮抗肌就會收縮,有因為這兩種肌肉的相互作用才能提高訓練效果。

覺得很困難嗎?其實,這些肌肉會剛剛相對的,例如:胸肌與背肌、肱二頭與肱三頭這項的組合,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不斷的轉換主動肌與拮抗肌,來增加訓練效率與成果! 超級組訓練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不斷的轉換主動肌與拮抗肌的方式,來增加訓練效率與成果! 如何分辨主動肌與拮抗肌 上面有說到主動肌與拮抗肌之間的作用,然而對於肌肉來說並沒有固定哪些肌肉是主動肌哪些是拮抗肌,它們是藉由訓練動作來判定誰是主動肌誰是拮抗肌。

簡單來說你今天的訓練目標如果是肱二頭肌時,那主動肌就是肱二頭肌,而它的背面肌群肱三頭肌就是拮抗肌。

超級組訓練分類 1.預疲勞超級組:針對同一個目標肌群來做訓練,第一個動作採用孤立式訓練,第二個動作採用複合式訓練,以腿部訓練來說,第一個先用腿部伸展機作股四頭肌孤立訓練,第二個動作就作複合式訓練的槓鈴深蹲來強化股四頭肌。

 2.複合式超級組:這個組合強度比較強大,所以兩個動作都採用複合式動作完成,因此,適合針對相似或相近的目標肌群來做組合。

同樣以腿部訓練來說,第一個動作用槓鈴深蹲完成股四頭肌訓練,第二個動作用啞鈴箭步蹲來完成。

 3.孤立式超級組:兩個動作都採用同一個目標肌群以孤立式來訓練,以胸部肌群訓練來說,第一個動作用啞鈴做完飛鳥,第二個動作用繩索做夾胸的訓練。

 4.對抗肌超級組:所謂的對抗肌就是當一個肌肉運動時另一個肌肉處於休息狀態,例如:肱二頭與肱三頭就屬於對抗肌肉,這個超級組可以採用複合式動作或孤立式動作來自由搭配,舉例來說槓鈴窄推(肱三頭肌)搭配槓鈴彎舉(肱二頭肌)或腿屈伸(股四頭肌)搭配腿彎舉(膕繩肌),以此類推。

 5.交錯式超級組:這個超級組的自由度又更大了,可以採用兩個完全不相關的肌群,搭配上孤立或複合式訓練動作,主要是要強化同一塊肌群的訓練頻率,但又不至於讓一個肌肉過度疲勞而消耗訓練能量。

舉例來說槓鈴臥推搭配卷腹,第一個動作主要是訓練胸大肌但核心肌群協同參與,第二個動作就針對腹直肌來做訓練,這個組合的目的就是提高腹肌的訓練強度與頻率,但又不至於讓肌肉過度疲勞,這樣你就可以完成更多的訓練量以達消耗能量強化肌群的目標。

資料來源/barbend、t-nation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機械訓練(Machines) 2016-05-12 重量訓練觀念健身話題 在健身房中最常見的器材有兩種:機械式器材與自由重量器材。

該如何選擇機械式或者自由重量來做訓練呢,從文中的介紹來了解。

機械器材的操作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藉由機械的力學並依照固定的運動方向以及活動範圍來拉動旁邊槓片,同時不會因為使用者的力竭讓槓片害到自己,所以機械器材的使用比較適合兩種人:初學者以及高強度訓練者。

©Shutterstock 初學者 許多剛接觸健身運動的初學者,在訓練上比較不容易抓到特定肌肉的出力方式,而運用到了其他的肌肉做補力,錯誤的動作讓真正需要鍛鍊的肌肉沒有鍛鍊到,反而鍛鍊到了其他的肌肉。

這時候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就可以選擇機械訓練,藉由固定身體姿勢,以及在固定的運動方向以及範圍動作,更能夠讓初學者學習到如何正確的施力。

直到初學者真的能夠隨心掌握正確的肌肉出力方式之後,在進行自由重量的訓練,效果會更好。

©Shutterstock 高強度訓練者 在進行大重量及高強度的訓練時,危險性相對增加,在使用自由重量時很有可能因為自身力竭,反而被器材傷害到,所以這時候會選擇機械來做高強度的訓練。

就像初學者在練習時一樣,因為身體姿勢被固定住,而且也背限制了運動方向,更可以讓訓練戀者可以專心使用特定的一塊肌群出力,達到他們想要鍛鍊的目的,同也更加安全。

以下是幾種比較常見的健身機械: 背部:滑輪下拉、輔助引體向上機、坐姿划船機。

胸部:機械推舉機、蝴蝶機、滑索。

腿部:腿部推舉機、大腿彎舉機、大腿伸展機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2015) 分享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