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六講(五十八) @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轉貼聖嚴法師著 六十二見在《涅槃經》以及好幾部大乘經典中均可看到, ... 諸位發心建設人間淨土的菩薩們,根據《維摩經》的勸告,一切煩惱以及六十二種邪見外道,都 ... 心情記事人生是在不斷的成長當中領悟、成熟。

歲月會增長吾人的智慧。

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帶給大家另一種省思,也帶給我自己放下的快樂。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12300904維摩經六講(五十八)?佛法講學轉貼 聖嚴法師著   六十二見在《涅槃經》以及好幾部大乘經典中均可看到,是一個專有名詞,卻沒有詳細解釋其意義。

只有在《長阿含經》卷一四中,有很詳細的說明和分析,其中十八是屬於「本劫本見」類,四十四見屬於「末劫末見」類,討論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有想、世間無想;世間有邊、世間無邊;眾生斷滅無餘等見。

簡單地說,它分為兩大類:第一類叫本劫本見,是常見論;第二類名為末劫末見,是斷滅論。

  常見的意思,是認為無盡的過去有個第一因,這第一因是自由的、永恆的、永遠存在不變的,從它而產生一切。

從哲學上講稱為「理」、「真理」;在某些宗教來講則叫作「神」、「上帝」,是最高的原理或神。

  斷滅論亦即斷見,其意是說眾生的生命,到死亡為止,就再也沒有了,與唯物論相似。

從佛法來講,不會有從此以後生命沒有了的觀念,也不相信生命是永恆不變地存在。

佛教的成佛,不等於常見論;佛教的寂滅,也不等於斷滅論。

常見是有神論,斷見是唯物論,佛教則是緣起論,因緣有而自性空,故視六十二見為外道邪見。

  經文的「一切煩惱」,根據《注維摩詰經》卷二云:「肇卅,七使九結,惱亂 眾生,故名煩惱。

」「七使」是指欲愛、恚、有愛、慢、無明、見、疑。

「九結」是指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

煩惱無數,有廣有狹,有繁有簡。

  《大智度論》卷二七卅:「煩惱名略則三毒,廣則三界九十八使。

總名『百八煩惱』又名『百八結業』。

」《大智度論》卷七云:「煩惱名一切結使,結有九,使有七,合為九十八結,如迦旃延子〈阿毘曇義〉中說:『十纏九十八結為百八煩惱』。

」九十八結,又名九十八隨眠,即三界之見惑有八十八使,三界之修惑有十使,再加十纏為百八煩惱,十纏是無慚、無愧、昏沈、惡作、惱、嫉、掉舉、睡眠、忿、覆。

  若從唯識的觀點看,有根本煩惱及隨煩惱。

從天臺宗看,有見思、塵沙、無明的三惑。

從一般而言,叫作十使,有十種使自己在生死之中無法脫離苦海的力量,稱為五鈍使及五利使。

  五鈍使:是指貪、瞋、癡、慢、疑,這五鈍使要到三賢位才慢慢調伏,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一地又一地分分斷除。

到十地滿足,此五鈍使煩惱方斷盡。

五利使:是見解、看法和想法。

那就是身、邊、邪、見取、戒禁取的五見。

  「身」是對身體的執著。

「邊」是常見和斷見。

「邪」是邪見,不明因果,不信因緣。

「見取」是執自己錯誤的想法為真理。

「戒禁取」是設立種種禁忌和無理的苦行為戒。

這五利使在三賢位中即可斷除。

  諸位發心建設人間淨土的菩薩們,根據《維摩經》的勸告,一切煩惱以及六十二種邪見外道,都不應迴避,菩薩看到持有外道見的人,應想這個人可能是菩薩的化身;菩薩看到有煩惱的人,則想他可能是來幫助我、成就我的大菩薩。

      ……待續……/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cyl40110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慈悲就是:關懷、愛護、原諒、不計較。

記住:不執著、不對立、不控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挫折或傷害抱持算了吧!不要緊!會過去的!心情會好過一些。

這是對自己的提醒!也是座右銘!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yl401106's新文章沒有退路時,路就出來了殘缺中的圓滿智者言別把福漏了處處皆道場淡才是真滋味大智若愚誰教的?禪意,看透蒼茫的淡然真愛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