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10-6) - 法爾禪修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乘唯識家於三無為外,別立不動、想受滅、真如,合為六無為。

我們修行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或者《大般若經》《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 ... 如何利用《金剛經》來修行                --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2004.09.18.  第 10講(6)     張玄祥居士  講於法爾講堂    (本篇文章為張玄祥居士所撰,未經同意,請勿引用轉載。

) 四、金剛經經文解釋 第七品無得無說分(續) (三)、名詞解釋(續) 7.無為法 無為asamskrta,無造作之意,即非由因緣所造作,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又作無為法asamskrta-dharma,原係涅槃之異名,後世更於涅槃以外立種種無為,於是產生三無為、六無為、九無為等諸說。

於小乘各部派中,說一切有部立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合為三無為。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於三無為之外,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處,及緣起支性(十二緣起之理)、聖道支性(八聖道之理)等,總為九無為。

大乘唯識家於三無為外,別立不動、想受滅、真如,合為六無為。

我們修行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或者《大般若經》《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為一切法,我們一切用功的方法、修證的境界,都要加以捨棄,這與一般的外道是不一樣的,所以你要慢慢的把這佛法搞懂,所經過的境界要把它放下,然後一直往上走,當然你內心的污垢,是必須要加以清淨的,我們內心不清淨的心,這些污垢都要加以清淨,之後所現的一切境界都要放下,放下就是在修無為法。

在修無為法之間,你沒辦法一下子做到無為,就要方便的去修無為法,做不到就要背誦經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不要用一法去對一切法,不要用你的所學,去對內心的煩惱或外在的一些障礙,都要以平常心、無為的心去做,就能夠證到真如無為;在過程之間,依你境界的不同,每一個人不可能都做到真如無為,所以就有種種真如無為的方便階段,現象的發生以無為法對治之,也就有三種無為、六種無為、也有九種無為之說,在這裏把無為法加以說明一下: 我們知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上一次我們講到俱解脫阿羅漢是證到真正的無為、或者是真正的無為再上去就是真如無為,最後證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回到真正無為的體性,那是真如無為的境界,我們大概了解一下,你是在哪一種的無為境界: 無為asamskrta,無造作之意,是沒有造作,第一個是本心,是不必有主觀的意念要生起,譬如起個念去想一想某一些人、去想一想某一些事,這是最不好的,真修行時這個心都要常常不動,無聊或者是放不下,就會造作一些心意念,這樣是很不好的,妄想就是這麼來的;即非由因緣所造作,不是有因緣,沒有因緣來,你自己在胡思亂想,也是從你內心八識的種子所誘發起來的,實際上沒有外在的因緣來跟你牽扯,是自己造作起意念、打妄想的,讓這個妄心起是很不好的現象,所以無為就是無造作之意,非由因緣所造作。

無為是離生滅變化而絕對常住之法,你不要有生滅的這種心意念發起,不要常常有生、住、滅這種法的起滅,又作無為法asamskrta-dharma,原係涅槃之異名,涅槃就是我們心的寂靜,是我們的體性空所現出的那種樣子,就是涅槃的境界,這種樣子也就是無為的境界,涅槃只是對境以有覺有知,但不起妄想念相應相隨,這與無為法,是很相同的一種境界;後世更於涅槃以外立種種無為,在真正住涅槃之間,還有一些並非究竟、有一些是部分的究竟、有一些是幾成的究竟,這中間就產生了幾種不同的無為境界,於是產生三無為、六無為、九無為等諸說。

在每一個教派,尤其是小乘的都分有好幾種無為,大乘菩薩法的都是直接驅入體性,證得真如無為,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個的真如無為,聲聞、緣覺乘智慧比較不具足的,就要分階段來說明,也就有各階段的修正,於小乘各部有為法的教派中,說一切有部立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合為三無為,因為他們所修證的都是以心的起滅為主、或心的罣礙不罣礙,他們以這三種無為來修 證。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於三無為之外,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處,及緣起支性(十二緣起之理)、聖道支性(八聖道之理)等,後面這兩種是修行境界的一種無為法的修 證,總共為九種無為。

我們比較常常聽到的是六種無為,是大乘唯識家於三無為外,別立不動、想受滅、真如等無為,合為六無為。

這是在大乘才講到真如無為,其他的五種無為,都是在心地上清淨與否之間的不同狀態而已。

然無論開立為六無為或九無為,非謂無為有多種別體,而係斷除我、法二執所顯之一種法性;復以此一法性從所顯之諸緣而稱為種種之名。

準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實相等亦皆為無為法。

又以涅槃而言,上記三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無為法中之最殊勝者。

然無論開立為六無為或九無為,非謂無為有多種別體,體性只有一個,無為分了六種、九種那麼多,到底是什麼?簡單講就是你心清淨到哪裡?執著哪一些、不執著哪一些這樣而已,真正只有一個真如無為,正因為小乘行者、或者是大乘行者,比較低階的菩薩心還有不清淨,就有各種無為之說;大乘是以真如無為為目標,是回到真正的如來體性,是屬於真如無為的境界。

這多種別體而係斷除我、法二執所顯之一種法性;真正修證到真如無為,我、法二執沒有了,也就沒有所謂的斷、不斷,照樣可以讓我、法二執現起,但是真如做完了、應緣完了、或者利益眾生完了,也就忘記、放下了,所以只有一種法性,不是有多種,雖然是講三種無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但是法起只有一種,因緣起法性也是只有一種。

復以此一法性從所顯之諸緣而稱為種種之名,真如無為本來就不感應一切因緣,我們不能像諸佛、大菩薩了知世間一切世界、或者各個世界的十二類眾生。

祂們雖然都了知但是沒有罣礙,小乘行者或者是大乘的菩薩道行者,可以感知很多的事,但是還做不到無為的境界,所以才安立了種種階段性的名稱,這些名稱就是你心地上還不清淨,才會隨諸緣而現種種的現象,這中間就有種種方便無為之名稱顯現出來。

準此而言,真如、法性、法界、實相等亦皆為無為法,真如是我們的體性,有真正如其本來的功能,是可以應一切緣,體性是空的,所以空真如體是一面,而我們佛性的另外一面,是可以應外在一切因緣起法的,就有法性產生法界,然後你能夠對法、一切相執著實相,實相就是對境不黏、對境不執著,讓其境自起自滅,這種是實相觀、觀一切法無自性,不去跟它相應,這樣在有為、無為之間,都是屬於無為法;為什麼眾生只有有為法裡面的某一部分,可以做到無為?以心不清淨故、智慧還不具足故,才有這些放不開的微習,是法性與因緣相應,然後會產生法界的一切現象,對法界一切現象的這些法相,你不能夠客觀的對它,所以有的可以無為、有的不能無為。

簡單講是以你修證的個性而言,對於比較沒有影響心的,可以做到無為,如果觸及到你內心裏面最脆弱的那一點,就不能無為了,每一個人的毛病不一樣,有的執著色相、有的執著聲音、有的執著香味、有的執著舌頭所接觸的酸甜苦辣、有的執著身體對外界所接觸的軟硬堅實,起了種種的相應、不相應法,這些都是因你內心的清淨與否有關,而你犯在哪裏?犯在眼根,就是所知、所見就很放不開,就好像你執著哪一點,希望大家都跟你一樣,這種心就是執著,沒有執著就是無為,所以眼睛要清淨就要視而不見,不要管它什麼法,什麼法對我來講,我在修行過程之間要放棄一切法,所以沒有什麼真正的執著,你就不會犯眼睛看到什麼物像、事情、人物 而產生煩惱。

聲音也是一樣,有的很執著聲音,好聽、不好聽、或者大聲或者太小聲,當然小聲聽不到是最好,像我現在你們講什麼,我聽不到了是最好,要讓我知道就講大聲一點,不讓我知道就講小聲一點,我就聽不到了,不管你們在講什麼?我很安詳!當然在講什麼?有時候不會去注意你們在講什麼,因為一切法對我已無意義。

有的對聲音就很敏感,對聲音敏感也是一種執著;好像小時候楊菩薩,那時還不到兩歲,對聲音就很敏感,我們家樓上祇要有人稍微一移動椅子,他就會非常的驚嚇,怎麼突然間會有這種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同時都要跟他說明一下,安撫他沒有什麼可怕的!像這種執著聲音,小孩子因為不懂所以會怕。

大人也不必去執著這些聲音,尤其是聲音的內容,我們有一個海潮音的觀音法門,我把海潮音加大很多的音量,也可以試試看你心淨、不淨? 有的心不淨的人,聽阿彌陀佛CD中的海潮音,他就會非常的執著聲音,認為這海潮音就像是魔鬼的聲音一樣,況!朴!心有病就會起妄心說著跑著讓它追,其實這聲音對我們心淨的人來講,海潮音不管頻率有多高、聲音有多大,聲音就是聲音,對我來講內心空掉了,大聲、小聲、也不是魔鬼的聲音,都是自己的心有毛病,像這一次去美國一樣,放了這觀音法門,大概又怕吵到外面在上課的、或者什麼的,就把音響關的很小聲,聽了以後我心很悶,為什麼悶呢?你們只會聽到聲音有大、小,你們不知道聲音的實相,聲音有一個音的廣度,聲音不是只有表示它的大、小音讓你聽到,它有一個音域、一個範圍,如果聲音沒有讓它發展到一個程度,我這個心就很不痛快,而讓這聲音能夠開展出來,心胸也就會開朗。

很多人沒有體會到這種聲音,是會表示它的感情,不是只有大聲、小聲之別,也可以說出它的心也是很寬廣、很豪放的、很奔放的,這種感覺你沒有去感覺到,只會區別聲音的大、小聲,也不要去執著聲音的大、小,你還執著太大聲就是自性還有一種排斥,當然有的人耳根很執著,耳根很銳利就不喜歡大聲,而你心裏面已經沒有執著了,大聲、小聲跟我有什麼關係?沒有關係!但是在道場修法一定要大聲,為什麼?因為維那唱不出來,底下的人根本都不敢唱,他不敢唱的比維那更大聲,這法會就不如法,也就是大家心不清淨了,護法龍天也搞得不是很痛快,所以一個法會,這聲音大家很投入地把它發展出來,該大聲就要大聲,不是在講悄悄話,悄悄話就要小聲;對於這些你們不懂,也沒有辦法體會那種聲音,以及道場的有形、無形護法神之間的關係,也就常常執著這聲音,為甚麼不能夠做到無為?因為對聲音的大、小很執著。

再來對味道的香、臭味很執著,有的人喜歡香味、不喜歡臭味,當臭味偶而現起,也要自在的去接受它、、、等等的無為法,其實跟你內心有沒有執著很有關係,不管外境怎麼變,即使外境是逆著你的心、還是衝著你的心而來,你都要能夠自在,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做到無為法的境界,我們修佛法是要修無為法,這些理論懂了,要從內心裏面去轉,轉成外在什麼現象,對我都沒有關係,這樣才是修習無為法的。

又以涅槃而言,上記三無為(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中之擇滅無為、六無為中之真如無為即涅槃;而涅槃乃一切無為法中之最為殊勝者,你修佛法是在修什麼法?修有為法雖然也是佛法,但是不究竟,你要學習今生能夠解脫,就要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你要選修哪一個?自己要有一個定見,把目標放一點,《金剛經》是為誰而說?為引發大乘者說、為引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者是什麼?是如來乘、是求如來菩提的,你不要去求那些聲聞菩提或者是緣覺菩提,這種初到菩提是給比較淺機的人去修的,如來菩提不是只有定,還要求得智慧,智慧與定力能夠等持、同樣的得到,這樣就是真如無為的境界。

現在把三種無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依不同的無為說,稍微解釋如下: (1)三無為說:指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三種無為法,乃小乘說一切有部對無為法之分類。

無為法者,謂真空寂滅之理,本無造作:我們自性體空,本來不必有所造作一切心意念,我們寂滅的體空可以映照、可以鑑照,如同一面鏡子一樣,可以照到外境,這是靜態的一種功能,不必起心動念說你照到什麼?照到這個現象又怎麼樣?是好的?是壞的?是什麼?不必再起心意念相應,這樣就是真空寂滅的道理。

所提出來的三種無為是: (a)虛空無為:虛空即無礙。

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即以無礙為性,容受萬物而遍滿一切處:虛空本來無有形象、沒有罣礙,我們的體性就像虛空一樣,是遍一切處、可以容納一切物,對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的一切現象,對你來講應該都沒有罣礙,若還有所罣礙,對於眼睛所看到的、放不開!對聲音的好聽、不好聽、大聲、小聲放不開!就沒有得到虛空無為的境界,對於香臭味,或者對於食物的酸甜苦辣味、、、等等的這些,即以無礙為性,要沒有罣礙,為什麼會有罣礙?就是你心裡面有所執著,有執著就會罣礙。

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一些迷惑的、不正常的觀念、心念、個性、概念、習性、教育,我們現在很多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教育,變成是一種執著,這樣是不好的,修無為法就是要捨棄一切,不要被世間的一切什麼法,尤其是現在人間佛教,所提倡的這些,你來上這課是未來的佛,不是現在人間佛教裏面的眾生,你要去做那些眾生,不知道還要修幾千萬億劫,都還沒有辦法悟到佛法,只有做善事,做一些對世界、對人間有益處的,這沒有用!要修無為、要修什麼事情都不被迷惑、不被污染,這樣以無礙為性,我們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為什麼有罣礙?不是自性有問題,是你對外在的一切現象所面對的因緣,所產生執著的問題。

當回到虛空無為,是容受萬物而遍滿一切處,世間一切相可以照單全收進到心中,哪怕是物像、聲音,或者是味道、、、等等的都可以接受,這也是虛空無為的本來樣子。

你可以想像的,我們的體性本來是跟虛空一樣的廣大,但是裏面沒有一樣東西,如果有一樣東西,你看到那東西起了共鳴,也就不自在了,執著色相,就對哪一些色相執著,執著聲音就是對聲音特別執著,執著味道,喜歡香的、不喜歡臭的,這是在你內心裏面有所執著,就不能空掉習氣,有所習氣在體性上包容在外,就不能夠容納世界的一切萬相,這是虛空無為,第一點所要修習的。

(b)擇滅無為:謂聲聞之人用智揀擇,遠離見、思繫縛,證寂滅真空之理,如涅槃、解脫:擇滅無為是有選擇性的用智慧來把它斷掉的,不讓它跟你內在的習氣相應,應該真如無為是很坦蕩蕩的,不必有所選擇,好的、壞的、順的、逆的,正、反全部照單全收,沒有罣礙!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能這樣子,所以小乘行者就有選擇性的進入無為,謂聲聞之人用智揀擇,遠離見、思繫縛,見惑就是見道以後,對於要修的種種這些道理很執著,或者是你思想還有問題,對心不清淨,還有這些執著,所以見思二惑,都要能夠遠離。

知道要修了就是見道,見道就是知道體性清淨的一面,但是也看到不清淨的一面,而要怎麼修?我也知道了!本來知道就好了,但是你又變成一種執著,並非是見道以後,每一個人就可以成道,不見得!有的人入道、見道,都還搞不清楚,以為見道就是看到如來自性、看到如來體性了,不是的!只是讓你粗略的看到,我們要修行的道理在哪裏?或者心清淨與否的邊緣在哪裡?你知道以後就要去做,不要變成又被綁住了,譬如擇滅無為,哪一些是你喜歡的、或者哪一些是你做不到的,都要選擇性的用無為法來對治它,就是遠離見、思繫縛,這中間就要用智慧來選擇了,用什麼法?譬如對聲音敏感,你怎麼去選擇一個法,來面對這個聲音?對這個聲音你就慢慢培養出無為的境界,這是正面的。

另一個是負面的,譬如對錢財比較無礙、沒有罣礙,可以坦蕩蕩的去面對有錢、沒錢都無所謂,這樣不必選擇一個法,就可以住在無為境界之間,你自己已經可以做得到,如果做不到,你還很執著,就要怎麼來捨棄被錢財所綁住的這個心,怎麼想出一個方法來解脫、來解這個繫縛?也就是你要選擇性的去做與不做的問題,在做之間,擇滅無為是我們的目標,但是還沒有做到以前,怎麼選一個有為法,來做到無為?又是一種手段、方法,這中間雖然擇滅無為,是我們要去修證到的寂滅真空之理,但是還沒有做到以前,要選擇一些有為法來面對,都是以有為法的智慧,來修到無為法的境界。

是以有漏智慧來培養無漏智慧,這是小乘行者或者是修行過程之間,是每一個人要這麼千百回的鍛鍊、這麼去做。

你可以用智慧來揀擇哪一種方法,可以遠離見、思這兩種繫縛,就可以證寂滅真空之理,這就已經是得到涅槃、得到解脫了。

(c)非擇滅無為:謂聲聞之人證果之後,諸惑不復續起,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謂聲聞之人證到果位以後,起碼要到阿那含不還果的果位,已經斷掉了所有的貪心,諸惑不復續起,不會再起來了,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不必要選擇,自己可以自在的用空真如體,去面對一切因緣,阿羅漢更不用講了,阿羅漢對我、法二執已經淡薄一點了,尤其對於我空已經徹底的了解,對法空還沒有完全徹底了解,他執著空的一面,不能大膽的去玩這個法,這樣就沒有辦法徹底的了解我、法二空的真如,這是小乘的行者,當修 證到聲聞菩提、或者是出到菩提的時候,所悟得的寂滅真空之理,就不必再揀擇一些有為法,來面對一切境,說我要去修無為,非擇滅無為的意思就是這樣。

(2)六無為說:唯識家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種無為:這種是最普遍的,是大家常常看到的,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種無為,一種是「識變」,內心還會隨著外境,與你內在的習氣起變化,在這「識變」之間就產生了種種無為之說,本來無為只有一種真如無為,為什麼要一個心對哪一個解脫,與不解脫之間變化而來安六種不同層次的無為,這是在過程之間必然的現象。

「法性」的無為,就是我們如來的空體,應外在的一切因緣,所產生的自性,它會應緣,真如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是四空處定,各自會現起不同的法性,在這之間的境界,依真如性所現的法性,就不見得是一樣的,有的人要修世間禪定,常常執著在光裏面,他每一次法性所掃到的都是光,不管是白色、黃光、黑色光、百寶光都一樣的,變成是他真如性所現起的一種特性,如果你不加以超越,天天都在搞這種光、沒完沒了的,這樣你的體性也沒有完全的再往前走,可能死了以後就會出生到色界二禪天的境界,所以一種是心變化所產生的六種無為之說;一種是你自性應緣的時候,你怎麼做到無為?這是從心與性這兩方面,來修習走到無為的境界。

有的人對心與性,常常會搞不清楚,心是對外境的一種認知,性是我們本體自性空,應緣所產生一切法的根本基礎,這些你要從哪一個角度來說無為法到底是怎麼樣?這就從心與自性上面來講,以下即是說明: (a)虛空無為─指遠離煩惱障、所知障,所獲得之真如,以其無有障礙,恰如虛空,稱為虛空無為:虛空無為是擺在第一個,如果你得到虛空無為的境界,要修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這裡的空就是你了解、證到了虛空無為,就遠離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就是我們內在的一種妄想心所起的,是在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想陰魔相裏面的,都是有這個煩惱障,若是在受陰魔相,就是覺受還沒有滅。

在每一段人類的生、或者是人類的毀滅,都是分段的,在這一段期間人類生了,然後又全部死掉了,這就是我們的劫濁,劫濁可不是世界毀滅的絕,是我們人類階段性毀滅之間的一種劫濁,人類要毀滅的時候,你到四禪天一定不會被毀滅,或者是上界生的這些天,都不會被毀滅,因為你已經不來人間了,但是出生在人間,會有階段性的毀滅,就是沒有破掉色身。

第二個是破了色身,有一些覺受就進入受陰魔相,是還受到感情領納的作用,感情領納作用是犯了見濁,渾沌不清稱為濁,六根不清淨,所知、所見變成一種執著,對於聲音、對於外相、或者是對於味道、對於食物裏面的酸甜苦辣、、、等等的這些執著,都是第六意識的功用,變成以見為主的執著,這樣就沒有辦法超越見濁;見濁完了、六根清淨了,不被外境所影響了,然後就會回歸修心,進入第七意識的功用,是對你內心第八意識所映現的一些因緣,第七意識的內心去執著它,變成一種煩惱障;當你還不清淨的時候,懂得越多你就越煩惱,一位修行人,成就越高、懂得越多、感應的越敏感,然後你又還放不開,也就煩惱無量。

另外還有一個所知障,知道心可以這麼用、可以那麼用,甚至於知道一切世間相,在修行過程之間,一些特殊法性所現起的種種現象,你都知道了,反而變成是一種障礙,這就是所知障,最簡單的你還沒有 證到一個境界的時候,我們所知障來自於教育,教育告訴我們,樹上的蘋果一定是往地上掉的,因為有地心引力,所以牛頓發現這個道理的時候,不得了了!影響我們很大,我們也知道人是有重量的,因此你要飛起來是不可能的,因為地球有地心引力,我們也是物質所以會被吸在地球上,也就不能飛了,這也是造成我們的所知障,是一種妄學習來的,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正的像古代的這些高僧大德,或者是世間還在世的時候,他教導你的是超越所知、所見,你不被所知障所障礙,當我們氣通的時候,我心觀物質、不是一個物質,把色變成空,這樣你就可以飛起來了,這些觀念一般我們會變成一種先入為主的,來障礙我們本性彰顯它的功能,這是我們一般人比較能夠了解的。

現在更進一步的談到禪修人的境界,當悟到初禪是有覺有觀、二禪是喜俱禪、三禪是樂俱禪、或者是四禪的一境性,等等的這些現象,是你所學習到的,結果卻變成一種障礙怎麼辦?也就是為什麼般若波羅蜜一直在強調,一位修佛法已到大學程度的人,是要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觀你所知的這些現象,不一定是絕對是這樣,若是絕對是這樣,就被你的所知障礙了,怎麼再修到無為呢?所以我們要轉這兩種煩惱,因為所知障、煩惱障是蓋住我們的菩提自性,沒有辦法讓它彰顯真正的功能,所以佛法修到如來地的時候,應該可以神通變化無量、應該可以這個世界來、那個世界去,這麼來來往往於十方世界。

雖然有的修證到肉體還在,但是他確實當生可以遊戲於十方虛空、一切世界之間,為什麼我們不能?除了煩惱、不清淨,障礙我們的自性以外,有時候我們所修習的一種境界,變成是一種障礙,沒有辦法得到,原來自性可以發揮到極致的這種神通變化,所以你要證到虛空無為,第一個一定要斷掉煩惱障,就可以超越我們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的想陰魔相,甚至于所知障,還深入到行陰區宇之間的種種眾生因緣牽扯的微細業流,當你知道這個跟那個有緣、那個跟這個有緣,而你斷不了這些因緣,那也是一種障礙,這就進入行陰區宇了。

行陰區宇能夠斷掉了,眾生與眾生之間的因緣牽扯,你不受它的左右,能夠做到感召懸絕,這樣就可以悟到超越了眾生濁,這就不跟眾生來往了,所謂不來往就是不互相攀緣了,以至於所結成的這些因緣,也就可以超脫輪迴了,這是行陰區宇的現象,若是再往前修 證,行陰區宇之間有一些的宿命通,可以觀照眾生的因緣果報,種種的現象都了解了,也不受他們的感應了;然後更進一步就進入識陰區宇,這就有一點更不得了了,行陰區宇是可以鑑照虛空十方世界、可以證到十方虛空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現象,現在超越這些眾生濁以後,就進入識陰的魔相,就可以知道我這個心有多大的功能、我這個心可以創造一些什麼東西? 以這個識變在第八意識的變才是厲害的,講後再回到前五識的變,也就有神通變化了,這些就進入識陰區宇的境界,所以心的變是非常殊勝的,但是不究竟,還是要放下這些所知障,你知道了才能夠回到自性清淨,所以五陰滅盡、終歸無所得,這樣你才了解虛空無為原來是要超越煩惱障、所知障,斷掉這兩個障礙以後,所獲得的真如,以其無有障礙,恰如虛空,稱為虛空無為。

這種心地要真正的清淨,七地菩薩往前還有障礙,所以七地菩薩要修空、無相、無願觀,才能證得虛空無為。

(b)擇滅無為─指遠離一切三界有漏之繫縛而顯之真理,稱為擇滅無為:有選擇性的用有漏智慧,去斷內心的執著,你對外在的因緣也就不會去牽扯了,外在因緣包括眾生濁,對眾生之間因緣果報牽扯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心、人與所有一切世間眾生心之間的牽扯,你都要能夠超越,不能夠超越就要選擇性的用一些有為法,來做到有漏不被繫縛,能夠做到這樣,不受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種現象,遠離一切三界有漏之繫縛而顯之真理,稱為擇滅無為。

(c)非擇滅無為─指本來自性清淨之真如,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而現之真如性,稱為非擇滅無為:你不必再選一切有為法,來面對內心的不清淨,因為你內心已經清淨了,當回到自性清淨真如的時候,不必再選擇一法,來培養無為的這種功夫,這樣所顯現出的無漏智慧,所現的真如性,就是非擇滅無為的境界。

(d)不動無為─指顯現於第四禪定中之真如體,以第四靜慮已滅苦、樂二受,性入一境性中,自性真如面境寂靜不動,稱為不動無為:這時候四禪天有神通了,就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然後他自性清淨,對於一切所知、所見都能自在無礙,「自性真如面境寂靜不動」,就是在講這種境界,如果你都沒有自性真如現起,對外境也不能鑑照,這樣就沒有做到不動無為的境界,所以要在四禪境界之間,找出你的真如體性,以第四靜慮滅掉苦、樂二受,對內在的一面鏡子,面對外境所產生的一切境界,所鑑照到的一切現象,都能夠自在無礙,這稱為是不動無為。

(e)想受滅無為─指顯現於想受滅盡定之真如體,因滅盡定已滅第六意識心想與苦、樂二受,稱為想受滅無為:想受滅無為有時候可以加一個盡,是胡思亂想的心沒有了、感情領納作用也沒有了,本來以五陰修證的時候,應該先滅掉受陰,然後再滅掉想陰,我們一般人有很多粗的妄想,所以現在把想陰放在前面,沒有胡思亂想的心,開悟以後也可以滅掉一切感情領納的覺受作用,這樣想受滅盡的這種無為,也已經是不得了了!他是第六意識心滅掉苦、樂二受的執著,所以稱為是想受滅盡無為。

不管是入定或者是出定,你的心自在、不胡思亂想,你的感情領納作用,也保持一個平常心,不起高、低的這種心意念去相應,所以想受滅盡無為已經快接近到真如無為的境界,就差一腳沒有跨到真如無為的境界。

迦葉尊者是受了釋迦牟尼佛的委託,要把衣缽傳給彌勒菩薩,未來要成佛的,這位迦葉尊者也只是做到想受滅盡無為的境界,這是多高了!想受滅盡無為境界不是一般人也可以做到的,不要以為想受滅盡無為境界是很簡單的,不簡單的! (f)真如無為─指真實如常,恆不變易之真性,無有絲毫虛妄變異之法性真如,稱為真如無為:有應緣的時候一定是真性真如去應緣,而且在應緣之間,沒有煩惱所產生的種種毛病,這就是稱為真如無為的現象,正是我們修大乘的人所要追求的一個目標,讓你自性坦蕩蕩的去面對一切因緣,而不起心動念、不起虛妄的心與它想應,這才是真正真如無為的境界。

再下來是九種無為: (3)九無為說:乃小乘之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所立。

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空無邊處無為、識無邊處無為、無所有處無為、非想非非想處無為、緣起支性無為、聖道支性無為等。

小乘之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所立,對於這些名詞有興趣的,對各個教派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大概都是小乘的比較多,是依一些經典體會出一些道理來,也就變成自己的一個派別。

他們立了九種無為之說,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空無邊處無為、識無邊處無為、無所有處無為、非想非非想處無為、緣起支性無為、聖道支性無為等,後面這兩者是用佛法修證到無為境界的一種方法,這樣也把它歸類為一種無為,只是用什麼法,修證到一種真如境界,要把它安一個名稱,是依十二因緣觀修到無為的、或是三十七道品裏面的八聖道,所修證到無為境界的,把它分成這種無為,這是比較偏向於境界之間的一種無為說。

四空處定的空無邊處無為、識無邊處無為、無所有處無為、非想非非想處無為,各個定之間、有各個不同層次的執著,但是又有某一部分的無為,所以把這四種境界,安在無為裏面;後面的緣起支性無為、聖道支性無為,這兩者是小乘聖人所修證到的境界,也稱為是無為。

這九種無為除了虛空無為之外,好像都是心裡面多多少少還有一些執著,有執著的這種無為還是不究竟的,以下是九種無為的解說: (a)擇滅無為:即簡擇力,乃依智慧力而得之滅。

讓你的妄想無為境顯現出這種無為的境界,但還是依智慧力來選擇而得之滅。

(b)非擇滅無為:乃緣缺法不生時所顯之滅。

因緣不來的時候、法不生起,不必再選擇有為法去應對,在無選擇之間所證到彰顯的無為,就是非擇滅無為的境界。

(c)虛空無為:以無礙為性,不障礙他法亦不為他法所障,周遍於有形之物體中,恆常不變。

虛空無為是我們的體,以無礙為性,不障礙他法亦不為他法所障,周遍於有形之物體中,但還是不動無為存在,所以恆常不變。

(d)空無邊處無為:就是你的心量可以擴展到無量無邊,你沒有心意念,就進到無為的境界。

(e)識無邊處無為:你的心可以緣過去、緣現在、緣未來,可以知道很多過去事、可以知道很多未來要發生的事、知道現在所面對的因緣,一切事你都知道,但是你有某一部分的禪定力,可以住在無為的境界裡面,這樣可以說是識無邊處的一種無為。

(f)無所有處無為:無所有處無為是什麼樣呢?就是有一點佛法的概念在裏面,是你對外境因緣所現的一切相,你都抱著若有若無的心,就是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有的佛教徒以無所有處無為,當作佛教有頂天的一種修證,佛教徒退回到無所有處為有頂天。

無所有處就是我們的體性空,面對一切因緣所鑑照的一切相,它會起滅,但是不被這些相所左右,這種就是無所有處定,也是無為法的一種。

(g)非想非非想處無為:佛教不以非想非非想處天為有頂天,因為非想非非想處天還沒有真正有一點解脫的味道,該有想他就想,該無想他不想,所以不是不想、也不是要想,只是有因緣來的時候,他就有所感召,然後心就會起想,這種還是不究竟, 此四無色所依之定體,彼能依之五蘊,原為有為法,今就其所依之處,故立為無為。

這四空處定是四無色所依之定體,所顯現的無為說,前三種無為加上四空處定的無為,一共有七種的無為,彼能依之五蘊,原為有為法,凡夫與欲界天以色欲為我,執著有一個色身,色界天以色、受、想、行、識五蘊為我,無色界天以五蘊的後三個的想、行、識為我,是以心為主,所以修行過程之間,這四空處定,都依五蘊為我,原為有為法,為什麼在這裏把它安成是無為?因為他有某種程度的解脫知見,但不是真的解脫,只是對一種法的現起能夠自在而已,這些都把它當成是無為法的一種。

(h)緣起支性無為與(i)聖道支性無為:後二乃修十二因緣觀起及八聖道支之理法。

也就是你修行要悟到空、無相的真如體,這樣的法也可以稱為是一種無為的境界,緣起支、聖道支雖為有為法,來修到無漏智,然其理法所得到的體性,是寂然不動而無變易,故立為無為法。

三種無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之說,你已經有一點概念了,有的是依修行境界而立的、有的是依修行方法而立的、有的是依境界不同而立的、心清淨到哪一個程度而立的,也就有三種無為、六種無為、九種無為的不同說法;要了解我們大乘唯識家所講的六種無為法,是比較好一點的。

  8.有為法 有為謂有所作為、造作之意,又稱有為法。

泛指由因緣和合所造作之現象;狹義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為。

亦即一切處於相互聯繫、生滅變化中之現象,而以生、住、異、滅之四有為相為其特徵。

一般以五蘊為有為法。

俱舍宗七十五法中,有為法佔七十二種;唯識宗百法中,有為法佔九十四種。

大而別之,有為法可分為:色法(物質)、心法(心識)、非色非心法(不相應法)三種,稱為三有為法。

無為法以後就要講有為法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用無為法以外,就要用有為法了,什麼是有為法?有為謂有所作為、造作之意,又稱有為法,泛指由因緣和合所造作之現象;外在有因、有緣來的時候,你心跟它相應、起作意了,這樣就是有為法,譬如碰到冤親債主,來讓你生病了,你也不必要念咒語、要用一種法、要結金剛拳、或者是要幹什麼來跟它對抗,也不必這樣!如果是這樣就是有為法,若不是這樣,要修忍辱波羅蜜,也就是在修無為法,當有因、有緣來的時候,內心有一個念要與它相應,然後就產生種種的現象。

以狹義而言,亦特指人的造作行為,修行要用什麼法門?或者是要精進,要用八萬四千的哪一種?你自己要加以選擇,然後用這種有為法,去做到無為的境界。

這種狹義的人,所造作的行為,亦即一切處於相互聯繫、生滅變化中之現象,而以生、住、異、滅之四有為相為其特徵。

一切有為法離不開成、住、壞、空,要講生、住、異、滅也可以,法的生起就是生了,一生起就住在法的有為境界了,在有為法之間,又會有所變異,不是永遠不變的,一下子識變在六種無為之間,有時候會想一些方法、過一陣子又改那樣、又改這樣,常常是變來變去的,所以這個心是有,從開頭到現在同樣是一個心,但是它都一直在變化,還沒有滅,而到最後不用了,法的因緣滅了,它也就滅了,這個成、住、壞、空,是講法性的一種事實的變化,成就是一切生了、住就是一切法在法用的當下、壞是因緣滅了、法也滅了,也就壞了,壞了以後回到空,這是一切法的真實相是這麼樣的。

我們在修行過程之間,或者在討論每一個人的意識變化之間,要加一個意,也就是法住的時候,難免還會有心的變化,這中間就是意,然後因緣滅了、法也滅了;成、住、壞、空與生、住、異、滅的意思是大同小異,只是加了一個住在一切法之間,有一些變化。

一般以五蘊為有為法,有因、有緣的有為法,一般俱舍宗有七十五法中,有為法佔七十二種;唯識宗有五位百法中,有為法佔九十四種,除了五遍行與真如無為,其他都是有為法,大而別之,有為法可分為:色法(物質形象的代表,是色、聲、香、味、觸、法)、心法(心識、有八個心王)、非色非心法(也不是色、也不是心的不相應法,不相應法在唯識裏面有二十四種,這裏面包括不因為修行與否之間所現的一種現象,最主要是因果關係,不因為心地的清淨與否,而來改變它,這是你所改變不了的,當然有的談到實際的例子來講,二十四種不相應法裏面,譬如時間跟你沒有關係,但是在某種情況之下,時間又跟你很有關係,譬如,約會、約某人要見面的時間,這時間就變成你會執著的一個對象,這樣不相應法就變成相應法,這些在唯識課,你們聽了以後都應該已經懂了。

)這三種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稱為三有為法。

有為法乃無常之法,於每一剎那皆在轉變、遷移,故又稱為有為轉變。

復次,言有為法為無常者,係因凡有為法皆具有生、住、異、滅四相,此即上記所謂的有為法之四個基本特徵,稱為四有為相。

有為法乃無常之法,因為一切有相皆歸於成、住、壞、空,你要回到空性的無為境界,才是永恆的,所以有為法乃無常之法,是沒有辦法永遠保持一個連續的現象,我們懂了這些以後,你應該了解,怎麼用無為法在我們的生活起居之間,種種的順、逆境界上,而你學了佛法、聽歸聽,不會用在生活上,那是很冤枉的!我們學無為法,要觀一切法都無常,只要我忍耐一陣子,那種不如意的事情,都會過去的,不要一直衝、不要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有時候我們修行人難免就比較慈悲,好像比較息事寧人的心態,反正我在修行,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在無所謂之間,你應該掌握這種無為的境界,要觀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的現象,這樣就能依時空的改變,事情也沒有發展到最後是那麼不如意的結果上去,每一個人都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也是一樣的,常常碰到身體的這種障礙,你們看我好像生龍活虎一樣,好像天天在道場工作,一直做什麼、做什麼的,其實我隨時都處在那種障礙之間,那是維持我們對法的一種執著,就是以空無的心,面對一切有為、無常的法,它不會永遠的,三天、五天、一個禮拜,它發揮不了作用,你就轉過去了。

你要徹底懂得有為法是無常的道理,我碰到業障、業力或者這件事情該處理、不該處理的時候,你就放下,不要去處理,用空無的心、沒有罣礙的心去面對一切事情,以「一動不如一靜」,你要一動就有有為法,有為法就有不同的果報會發生,你決定了一件事,這樣做就有那樣的變化,那樣的果會出現,晚一點去做決定,待了一天、待了十天、待了一個月,這種無為的心去對有為法,有時候我們的業力就這麼錯開了,本來該發生的、該怎麼樣的,你以無為法去對它,它就會改變了,最後結果就不會像當初你所決定的,無為法是至高無上的法,可以轉一切的業力,這是最好的!我們天天處在這種色身的病痛、或者家裏的突變、不好的業力所牽引之間,你要了解於每一剎那,有為法都是在轉變的、都是在遷移的,故又稱為有為轉變。

既然是在修學佛法,就要學以無為來面對這種轉變,要讓它最後變成好的、要讓它有為法轉變、遷移,轉變到最後我不變,這樣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可能就這麼錯開來了,到最後也許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復次,言有為法為無常者,係因凡有為法皆具有生、住、異、滅的四種法相,此即上記所謂的有為法之四個基本特徵,稱為四有為相。

在有為法、無為法之間:「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當然在修無為法的擇滅無為或者是非擇滅無為、還是證到虛空無為、想受滅盡無為、真如無為,這是跟你自己的修證是有關係的。

  9.差別: 差別者別異之意,為平等之對稱,指有個個之性類。

行者修有為法、無為法是有其成賢、成聖之差別相。

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相,即:(1)善行生死,指菩薩成就道業,為化導有情,雖出沒於生死中,而不為生死所染著。

(2)善行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若有病苦,常行救濟,不生疲怠。

(3)善行自心,指菩薩能調伏自心,破除煩惱,增長菩提。

(4)善行欲塵,指菩薩雖處欲塵而不染著,精修梵行,增長法財。

(5)善行三業,指菩薩精修於身、口、意三業,思惟策勵,皆令清淨。

(6)善行不惱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常起憐憫之心,雖有加惡於我,亦不生瞋惱。

(7)善行修習,指菩薩修習菩提之道,勇猛精勤,心無間斷。

(8)善行三昧,指菩薩修習正定,不亂不昏,遂使功德資長。

(9)善行般若,指菩薩以清淨智,照了世間一切諸法,心無疑惑。

差別者別異之意,有分別、不同的意思,也就是平等法的一種對稱,一位開悟的行者,能夠見到自性、根本智慧,但是我們差別智還沒有辦法顯現,為什麼?因為你內心還有很多的妄想、執著沒有滅掉,所以根本智慧是有了,但是有時候抓不住根本智慧,根本智慧有空、無為法的這種特性,你要抓住這一部份,讓你無為法一直顯露出、一直抬頭、這種力量讓它越來越強,這樣你可以證到自性空的這種境界,然後再學習後得智,後得智就是差別智,所以根本智 證得以後,心清淨了,為什麼沒有辦法掌握根本智慧?因為你還有妄想、習氣、微習沒有斷盡,現在假設你修無為法,證到根本智慧以後,你就反過來學習後得智,也就是根本智慧得到以後,所得到的後得智。

後得智就是差別智,差別智是用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去面對外在的一切人、事、物,就可以看出他的差別在哪裏?這就是你的智慧,無量的神通是從這裏面起來的;而差別在剛開始不是很在意一切法的不同,而你執著好的一面,但是,差別智現起的時候,就沒有好、壞之分,但是你可以觀眾生的根基、觀眾生的一言一行、所現的毛病,這就是差別智慧,而你執著內心不清淨的一切法,差別智就現不起來,所以根本智先得到以後,差別智再得到,就有妙觀察智。

我們修有為法或者是修無為法,是有其成賢人、成聖人之差別相,其差別就在這裏:「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你把目標定在哪裡?既然誦讀了《金剛經》要聽《大般若經》的功夫、技巧、方法,就要把目標定在無上菩提,如來菩提,這樣你就能成為聖人,如果沒有、你去做一些有為的布施、做一些善事,對人間、對這個世界,好像是做善行,這樣你只能做賢人,沒有辦法從心地裏面去修無為法,也就成不了聖人。

行者修有為法、無為法,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相,即: (1)善行生死:指菩薩成就道業,為化導有情,雖出沒於生死中,而不為生死所染著。

對於生死法,你可以很如意的去做到生死,要生就生、要死就死,而且是自在無礙,這是只有菩薩才有的差別相,而修有為法就做不到這樣,因為你會執著性命、執著壽命、執著人與人之間的因緣,那怎麼去自己掌控生死呢?也就沒有辦法做到,但是菩薩來受生,不是因為業力來受生,他是因為要度眾生的這個心而再來受生,因此他不怕生死,在生死的沉沉浮浮之間,雖出沒於生死中,而不為生死所染著。

(2)善行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若有病苦,常行救濟,不生疲怠。

修行要發菩提心,才能誘發起大悲心,菩提心是自己要修行的第一個要上求佛果的發願,發願不見得就有大悲心,大悲心要到一個相當程度的時候,就會發起來,為眾生起大悲心,這大悲心發起,你就有為眾生離苦得樂去著想,若有病苦,常行救濟、總是一定要去救濟他,不生疲怠,而且不是因為幫助了別人、自己卻連帶的產生障礙,也就不敢去做了,雖然做了這一件事是很疲累,卻從來不生疲怠、疲倦、怠慢,不想再去做了,不會的!這是第二種的善行眾生,是你度眾生的心態。

(3)善行自心:指菩薩能調伏自心,破除煩惱,增長菩提。

光度眾生可以學到很多的佛法,那是沒有錯!但是你這個心怎麼去調伏?怎麼破除煩惱障?你就要善於在自心裏面去調伏,破除煩惱,增長菩提、覺性、智慧,這是在修自心。

(4)善行欲塵:指菩薩雖處欲塵而不染著,精修梵行,增長法財。

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之間,不被五濁惡世所埋沒,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這種種的六塵境,更不受我們五蘊的色、受、想、行、識,所面對的一切境界來迷惑,自心調伏再來要調理在五濁惡世之間,不被它所染著,自己要精修梵行,增長法財。

(5)善行三業:指菩薩精修於身、口、意三業,思惟策勵,皆令清淨。

我們要精修於身、口、意三業,也要有所成就,精修身業能夠清淨、口業清淨、意業最難!但是也要讓它清淨,在身、口、意之間勤於修習,斷掉習氣毛病,思惟策勵,皆令清淨,這是善行三業,你不要光說不練,聽是很喜歡聽,回去妄想照打,面對因緣果報來的時候,照樣迷糊了,搞得心慌意亂!也不知知道怎麼去調理這個心、如何安住這個心?時間久了把身體也搞得很差了,這些都沒有辦法達到、口、意三業清淨,菩薩就要善於調理這三業。

(6)善行不惱眾生:指菩薩於諸眾生,常起憐憫之心,雖有加惡於我,亦不生瞋惱。

你不要去煩惱眾生,外道最喜歡一個心,善於這邊想一想某甲、那邊想一想某乙,這麼蜻蜓點水,每一個人、每一天都點到了,這就會去擾亂眾生,你心不去想他,他本來是無礙的,你心去想他、也許他感受到了,卻障礙他了,所以菩薩的第六個要學習的,不要去擾亂眾生的心,心與心之間能夠感覺了,我講的這個層次,你應該能夠了解了,一般我們講的比較日常生活之中的境界,菩薩於諸眾生,常起憐憫之心,雖有加惡於我,亦不生瞋惱;眾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應緣之間,可能用語言、文字來加害於你身上,你不要產生瞋恨心、煩惱心,要坦蕩蕩的去面對,這是對度眾生方面的,我剛剛講的是真正的心,當你的心開了,不要常常胡思亂想,去干擾到眾生的心。

(7)善行修習:指菩薩修習菩提之道,勇猛精勤,心無間斷。

要怎麼來修習佛法?菩薩修習菩提之道,勇猛精勤,心無間斷,菩薩是沒有果位的,是要上求佛果,所以在十地菩薩之間,一直在累積一些智慧,在地地之間增長無量的智慧,在未來的哪一世能夠成佛;剛剛上課前所發給你們的那一張咒語,也就是有機會修到懺悔印的根本菩提心印的時候,已經是列入未來成佛的主要關鍵,你不要小看了這心中心法的菩提心懺悔印,是未來要成佛的,不是一般的菩薩可以接觸到這個法,這個法是非常殊勝的,既然來行菩薩道,你就要有上求佛果的心,要勇猛精勤,所接觸到的這些法,在法爾來講是屬於比較高的、追求如來地的這些法門,我們要勇猛精進的去修習。

(8)善行三昧:指菩薩修習正定,不亂不昏,遂使功德資長。

要修習正定,不亂不昏,遂使功德資長,我們沒有定力,心就會散亂、沒有智慧,就轉不了業力,當業力來牽扯的時候,那種障礙,要勤於修習禪修,以得到正定,來增加你的功德資財,不要常常一個心亂七八糟的,想一些有的、沒有的、或者罣礙世間事,在這裏我們是要求你修行,在別的道場可能不是這樣,或許要的是你出錢、出力,或者是做世間的一些工作,這當然積福德是不錯的,但是天天在搞這些,從來沒有跨過要行菩薩道,要來修內心的清淨,這樣搞來搞去,這一生很快就過去了,所以不必再去尋世間禪定的那種善行去攪和,今生要把握住幾十年,沒有再來一個幾十年了,在座有的年紀大的、有七十了,年紀輕的也已經三十幾歲了,一晃幾十年又過去了,要抓住這個機會,上面所講的這些法門要去做,讓你的心永遠在正定之間、不要慌亂,不要一碰到事情就迷迷糊糊了、哭哭啼啼的,永遠沒有辦法得到正定,修行佛法就一定要在心地裏面,要耕耘、長出菩提樹,這菩提樹長起來的時候,智慧就無量無邊,解脫的智慧就會慢慢的一直出來了。

(9)善行般若:指菩薩以清淨智,照了世間一切諸法,心無疑惑。

上面所講的這些,不管是有意、無意地去做這些工作,都要以般若的智慧來觀照它,般若智慧是什麼?就是菩薩以清淨智,照了世間一切諸法,心無疑惑,在疑惑之間就用般若的智慧來觀照它,觀它是無所有、不可得,在生活起居之間也是一樣的,面對家裏的變故、面對家裏種種不如意的事,要用清淨的智慧、無為的智慧來觀照它,看這些世間相的成、住、壞、空,很快就會過去的,心沒有懷疑、也不會迷惑,這樣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講來講去,這九種菩薩,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個的善行般若,是用我們清淨的智慧去觀、去修,修是要修,但是得、不得不在意,面對外在的一切因緣果報現象,觀它是無所有、不可得,因為一切有為法是成、住、壞、空,你熬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海闊天空、你就自在了!所以差別在於菩薩修無為法,菩薩有九種差別相,就是上面所講的這些,你要能夠安住在這九種法門上。

我們已經把第九講義的名詞解釋部分說明完畢了,下一次就解釋經文,再說明如何修行?如何依《金剛經》的經文來修行? (2004.09.18.講於法爾) [《金剛經》選讀] [經典選讀][首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