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百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位百法,出於《大乘百法明門論》和《顯揚聖教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
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五位百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佛教
基本教義
四聖諦
八正道
十二因緣
五蘊
緣起
空性
因果
業
戒律
毗奈耶
尸羅
五戒
禪那
業處
輪迴
波羅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寶
三法印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薩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羅漢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英語:List_of_Buddhists)
釋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無著
世親
覺音
鳩摩羅什
慧遠
菩提達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漢傳
藏傳
藏傳佛教史(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中國大陸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馬來西亞
蒙古國
歐美
歷史
佛教歷史
佛教時間線
集結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眾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於印度衰落(英語:DeclineofBuddhismintheIndiansubcontinent)
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英語:Buddhistmodernism)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大藏經
巴利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經
阿含經
南傳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經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圓覺經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壇經
瑜伽論
大智度論
俱舍論
聖地
佛寺
精舍
八聖地
四道場
漢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藝術
修學制度
組織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
批評
論諍
大乘非佛說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佛教主題閱論編
五位百法,出於《大乘百法明門論》和《顯揚聖教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
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
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1][2]。
主要分類[編輯]
心法(citta-dharma)(8種):眼識(cakṣur-vijñāna)、耳識(śrotra-vijñāna)、鼻識(ghrāṇa-vijñāna)、舌識(jihvā-vijñāna)、身識(kāya-vijñāna)、意識(mano-vijñāna)、末那識(manas)、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
心所法(caitasika-dharma)(51種):
遍行心所(sarvatraga)(5種)作意(manaskāra)、觸(sparśa)、受(vedanā)、想(saṃjñā)、思(cetanā)
別境心所(viniyata)(5種)欲(chanda)、勝解(adhimokṣa)、念(smṛti)、定(samādhi)、慧(prajñā)
善心所(kuśala)(11種)信(śraddhā)、精進(vīrya)、慚(hrī)、愧(apatrāpya)、無貪(alobha)、無瞋(adveṣa)、無痴(amoha)、輕安(praśrabdhi)、不放逸(apramāda)、行捨(upekṣa)、不害(avihiṃsā)
煩惱(kleśa)(6種)貪(rāga)、瞋(pratigha)、無明(avidyā)、慢(māna)、疑(vicikitsā)、不正見(dṛṣṭi)
隨煩惱(upakleśa)(21種)
小隨煩惱:忿(krodha)、覆(mrakṣa)、慳(mātsarya)、嫉(īrasyā)、惱(pradāsa)、害(vihiṃsā)、恨(upanāha)、諂(śāṭhya)、誑(māyā)、憍(mada)
中隨煩惱:無慚(āhrīkya)、無愧(anapatrāpya)
大隨煩惱:放逸(pramāda)、懈怠(kausīdya)、不信(āśraddhya)、昏沉(styāna)、掉舉(auddhatya)、失念(muṣitasmṛtitā)、散亂(vikṣepa)、不正知(asaṃprajanya)
不定(aniyata)(4種):悔(kaukṛtya)、眠(middha)、尋(vitarka)、伺(vicāra)
色法(rūpa-dharma)(11種):
五根:眼(cakṣus)、耳(śrotra)、鼻(ghrāṇa)、舌(jihvā)、身(kāya)
五境:色(rūpa)、聲(śabda)、香(gandha)、味(rasa)、觸(spraṣṭavya)
法處所攝色(dharmāyatanikānirūpāni)
心不相應行法(citta-viprayukta-saṃskāra-dharma)(24種):有得(prāpti)、命根(jīvitendriya)、眾同分(nikāya-sabhāga)、異生性(visabhāga)、無想定(asaṃjñi-samāpatti)、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無想報(āsaṃjñika)、名身(nāma-kāya)、句身(pada-kāya)、文身(vyañjana-kāya)、生(jāti)、老(jarā)、住(sthiti)、無常(anityatā)、流轉(pravṛtti)、定異(pratiniyama)、相應(yoga)、勢速(jāva)、次第(anukrama)、方(deśa)、時(kāla)、數(saṃkhyā)、和合性(sāmagrī)、不和合性(asāmagrī)
無為法(asaṃskṛta-dharma)(6種):虛空無為(ākāśa)、擇滅無為(pratisaṃkhyā-nirodha)、非擇滅無為(apratisaṃkhyā-nirodha)、不動無為(āniñjya)、想受滅無為(saṃjñā-vedayita-nirodha)、真如無為(tathatā)
參考文獻[編輯]
^大乘光《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窺基《大乘百法明門論解》
參見[編輯]
三科
五位七十五法
百法明門
閱論編唯識教義心王-心所-煩惱-末那識-阿賴耶識-種子-薫習-三類境-一水四見-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轉識-唯識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五位百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百法明門僧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德慧-安慧-陳那-無性-護法-戒賢-法稱-寂護-蓮華戒-師子覺中國真諦-玄奘-大乘基(窺基)-慧沼-智周-圓測日本道昭-智通-智鳳-行基-義淵-玄昉-徳一-真興-貞慶-良遍-光胤經六經(華嚴經-解深密經-阿毘達磨大乘經-密嚴經-楞伽經-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論十一部論(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三十論頌-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其他(成唯識論-大乘百法明門論-大乘五蘊論-大乘法苑義林章-成唯識論述記-了義燈-演秘-同學鈔-観心覚夢鈔)學派瑜伽行唯識學派-無相唯識派-有相唯識派宗派法相宗:大慈恩寺-興福寺-藥師寺、北法相宗:清水寺、聖德宗:法隆寺、攝論宗、地論宗佛教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五位百法&oldid=72851959」
分類:佛教並稱名詞瑜伽行唯識學派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한국어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無為法者,略有六種 - 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
何謂「擇滅無為」?百法直解云:「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故名無為。」即 ...
- 2從大乘百法明門論談八九識並存之過失(下)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今天我們這一集繼續「從大乘《百法明門論》來談談八九識並存的過失」。 在上一集中提到六種無為法當中的 ...
- 3百法名門論無為法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百法名門論前四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這 ...
- 4百法明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百法明門,佛教術語,論曰:「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 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 5五位百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五位百法,出於《大乘百法明門論》和《顯揚聖教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