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民化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1937年至1945年期間,大日本帝国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天皇,同化為 ... 皇民化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介紹的是二戰結束前日本政策。

關於一種慢性經濟危機,請見「經濟日本化」。

皇民化運動漢語名稱正體字皇民化運動 ‧ 日本化運動簡化字皇民化运动 ‧ 日本化运动標音官話- 漢語拼音huángmínhuàyùndòng ‧ rìběnhuàyùndòng- 注音符號ㄏㄨㄤˊㄇㄧㄣˊㄏㄨㄚˋㄩㄣˋㄉㄨㄥˋ ‧ ㄖˋㄅㄣˇㄏㄨㄚˋㄩㄣˋㄉㄨㄥˋ閩語- 閩南語白話字hông-bîn-hoaūn-tōng- 台羅拼音hông-bîn-huaūn-tōng韓語名稱諺文황민화정책 ‧ 황민화운동漢字皇民化政策 ‧ 皇民化運動標音- 文觀部式hwangminhwajeongchaek ‧ hwangminhwaundong- 馬-賴式hwangminhwachŏngch'aek ‧ hwangminhwauntong日語名稱日語原文皇民化政策 ‧ 皇民化運動標音- 現代假名遣こうみんかせいさく ‧ こうみんかうんどう- 日語羅馬字kōminkaseisaku ‧ kōminkaundō 系列條目種族滅絕 議題 歷史上的種族滅絕 文化滅絕 滅族強姦 種族滅絕式屠殺 種族滅絕心理學 對土著人的種族滅絕 印第安人大屠殺(16世紀–19世紀) 準噶爾滅族(1750年代) 黑色戰爭(1825–1831) 加利福尼亞種族滅絕(1846–1873) 切爾克斯民族清洗(1860年代)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1831-1996) 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1904–1908) 鄂圖曼帝國後期的種族滅絕 亞述人種族大屠殺(1914–1924) 亞美尼亞種族滅絕(1915–1923) 第二次世界大戰 納粹大屠殺 羅姆人種族滅絕 納粹對波蘭民族的罪行 蘇聯的人口轉移 冷戰 孟加拉國種族滅絕(1971) 東帝汶大屠殺(1974–1999) 紅色高棉大屠殺(1975–1979) 安法爾屠殺(1986–1989) 後殖民時代的非洲種族滅絕 盧安達種族滅絕(1994) 當代的種族-宗教滅絕 波士尼亞大屠殺(1995) 羅興亞人種族滅絕(2017–) 相關主題 種族清洗 種族文化滅絕 共產主義政權下的大屠殺 反共大屠殺 新疆種族滅絕指控 分類閱論編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1937年至1945年期間,大日本帝國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是二戰期間爭議的文化滅絕行動的一部分。

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臺灣、朝鮮、與滿洲等地。

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目次 1「皇民」語源 2各地舉措 2.1琉球 2.2臺灣 2.3朝鮮半島 3影響 3.1琉球 3.2臺灣 3.3朝鮮半島 4相關研究文獻 5參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皇民」語源[編輯] 漢文傳入日本之前,「皇民」特指中國大陸傳說中三皇時代的先民。

例如東漢《申鑒》謂「皇民敦,秦民弊,時也」。

日本文獻中,「皇民」則出《續日本紀》第37卷桓武天皇延曆2年(783年)的勅言:「同曰皇民,豈合如此。

」[1] 各地舉措[編輯] 琉球[編輯] 17世紀初開始琉球遭受薩摩藩的入侵,並長時期受到薩摩干預,變相成為薩摩藩的屬國,雖然琉球同時也自稱大清藩屬。

1871年八瑤灣事件中琉球民眾漂流到臺灣,54人遭到「生番」(原住民古稱)出草馘首,1872年,日本宣布琉球國為日本領土,改稱「琉球藩」,1874年日本發動了牡丹社事件,自稱「保民義舉」,征討臺灣,要脅清朝,獲得了對琉球的主控權,二次琉球處分後,1879年明治天皇廢除琉球藩,改為沖繩縣,雖然中國一直試圖抗爭,但1894年的甲午戰爭失利後,琉球最終滅國。

亡國後的琉球人被迫改名易姓,原本王族或士族通用漢名(唐名)及琉球式姓名(漢姓+琉球名),只在對日本的文書中使用日本姓名(和名),皇民化後漢名及琉球式姓名失去正式地位,日本姓名成為正式姓名。

從明治到昭和中期,日本政府強力推行標準語普及運動,在學校禁止使用琉球語,使用琉球語的學生會被掛上具備羞辱意味的方言札。

臺灣[編輯] 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爆發,1895年大清帝國戰敗後,與大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予日本。

日本在接收過程中遭到台灣民眾的強烈抗拒,包括地主、佃農及台灣原住民族等紛紛發起對抗,要求日本當局放棄佔領台灣。

台灣官紳丘逢甲等人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大總統,但在日清兩國交接後而日軍尚未進入臺北城之前,丘、唐等人即已逃往中國大陸。

台灣總督府在統治台灣後,將台灣住民(本島人)依據族群關係大致分為三種:在台日本人、台灣漢人及蕃民,社會地位及享受的權利以日本人最優越。

台灣總督府除了推動日本語的教育之外,同時尊重台灣文化的方式,容許台灣語(臺語及客家話)以及台灣文化與日本文化並存的政策。

自1936年日本確定南進政策開始,一直到二次大戰結束的1945年為止,日本在台灣的殖民統治邁向了另一個階段,本時期可以稱為「皇民化時期」,是「內地化」的極端形式。

該時期因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全國逐漸進入戰時體制,日本內地經濟泥足深陷,國力消耗甚鉅,人力物力羅掘俱窮,需要台灣的協助。

然而要台灣人「真誠」、「同心協力」,須由同化政策更進一步,除了取消原來允許的社會運動外,也積極從精神上消除臺人的民族意識,生活上脫離漢民族及臺灣原住民的生活型態與文化,全力推行皇民化運動,大倡臺人全面日本化,並全面動員台人參加其戰時工作。

1936年8月,日本確定南進政策,將台灣視為以後「南進政策」的基地,要提升臺灣工業水準、發展軍需工業後,就陸陸續續在1936年底展開了。

皇民化運動係分成二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

通過各種思想宣傳與精神動員,致力於消彌台灣人的祖國觀念,灌輸大日本臣民思想。

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徹底落實日本皇民思想,強調挺身實踐,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日本人為強化組織功能,成立各種奉公會團體,台灣人民被迫參加,將運動推向社會的最基層。

[2][3] 1936年9月,新任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後,發表統治台灣三原則:「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

1936年底展開宗教的「正廳改善運動」,台灣家庭要安置神棚和供奉神宮大麻;1937年四、五月,開始查禁報紙上的漢(中)文欄、廢止漢文書房[4]。

臺灣總督府為推動皇民化運動,開始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限制對原本語言的使用,推動「國語家庭」(國語の家),「國語家庭」享受特惠;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推動「寺廟整理」,裁併台灣傳統寺廟,放棄台灣民間信仰,建立神道的象徵物神社,改信日本神道並參拜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5];發佈基於教育敕語的國家教育;要求一般人民對日之丸國旗的敬愛,並要求齊唱《君之代》國歌。

不過,台灣的皇民化政策的強制性遠低於日本在朝鮮執行的皇民化政策。

此外,總督府也在1940年公佈更改姓名法,推動廢漢姓改日本姓名的運動。

公家機關得以優先任用、食物配給較多,連子女在升學競爭上也佔優勢。

日本人的配給量比台灣人多,而改成日本姓氏的台灣人,也比一般台灣人得到更多的配給;改日本姓的公務員,較有升遷機會。

比如李登輝改名為「岩里政男」、邱創煥家改姓「岡田」[6]。

根據資料顯示,1941年底,全台人口中改姓名的約有1%左右,直到1943年底,雖然太平洋戰爭日趨白熱化,全台共有17,526戶改姓名,人數為126,211人,仍僅佔當時人口約2%。

[7]然而相較日本殖民朝鮮時期採強制性皇民化政策,台灣則是採申請許可制由個人加以選擇。

[8]。

在日本放送協會(NHK)製作的「JAPANDebut」第一回「亞洲的「一等國」」裡面,受訪曾改名的台灣人說,當時改名有一定規範,比如他姓林,雖然日本人也有「林」的姓氏,但是林姓人士一定要改為「大林」或「小林」等,不能維持原本漢姓。

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保留過去漢姓痕跡,臺灣人改姓氏這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

除了利用郡望或堂號直接創造姓氏者(如趙姓改為「天水」,林姓改為「西河」,王姓改為「太原」等),透過田野調查,還有如下的改法: 拆字法:「林」改為「二木」(Futagi)或「双木」(Namigi);「黃」改為「共田」(Kyota)或「廣內」(Hirouchi);「洪」改為「共川」(Kyokawa)或「三井」(Mitsui);「李」改為「木子」(Kishi)或「尾季」(Biki);「白」改為「上泉」(Kamiizumi);「石」改為「岩下」(Iwashita);「呂」改為「宮下」(Miyashita);「尹」改為「伊東」(Ito);「洛」改為「落下」(Ochishita);「丁」改為「河東」(Katou);「崔」改為「佳山」(Kayama);「簡」改為「竹間(Chikuma)」;「宋」改為「十穴」(Jiyuuana);「周」改為「田口」(Taguchi);「沈」改為「欠川」(Kakekawa);「顔」改為「須戶」(Sudo);「吳」改為「矢口」(Yaguchi);「許」改為「巳午」(Miuma)等。

同音法(日文同音):「黃」改為「岸」(Kishi)或「木子」(Kishi);「蔡」改為「佐井」(Sai);「謝」改為「四谷」(Shiya,非Yotsuya);「戴」改為「田井」(Tai)、「張」改為「和利」(Wari)等。

明示法:「謝」改為「與謝野」(Yosano);「張」改為「張本」(Harimoto);「丁」改為「丁山」(Jousan);「曾」改為「曾根」(Sone);「蘇」改為「蘇我」(Soga);「葉」改為「葉山」(Hayama);「江」改為「生江」(Namae);「胡」改為「大胡」(Ogo);「紀」改為「紀本」(Kimoto);「莊」改為「本庄」(Honjo);「高」改為「高家」(Koya)或「高川」(Takakawa);「武」改為「武田」(Takeda)等。

暗示法:「高」改為「上端」(Agatsuma或Kamihashi);「錢」改為「穴方」(Anakata);「薛」改為「丁山」(Jousan);「郭」改為「外城」(Sotoshiro);「陳」改為「東城」(Toujou或Higashihiro);「楊」改為「小柳」(Koyanagi);「藍」改為「青本」(Aomoto);「劉」改為「邦本」(Kunimoto);「莊」改為「周本」(Shuumoto);「魯」改為「孔井」(Anai);「湯」改為「伊佐」(Isa);「秦」改為「宗政」(Munemasa);「余」改為「長宗我部」(Chosokabe)等。

最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所需兵員越來越多,日本當局也在1942年開始在台灣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1943年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並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

上戰場替軍隊勞動的人,他的家宅可貼上「榮譽之家」字樣。

榮譽之家的子弟,升學也會受到特別眷顧。

[9] 朝鮮半島[編輯] 韓國報紙朝鮮日報1940.1.1 參見:日韓合邦、內鮮一體和創氏改名 皇民化政策是日本為使朝鮮人成為「皇國的臣民」,即成為忠誠於天皇之日本國民而推進之政策;其目的在於朝鮮人實施戰爭總動員,以參加日本發動之侵略戰爭[10]:140。

朝鮮總督南次郎說:「內鮮一體正是統治的最高指導目標。

形態上、心靈上、血液上、肉體上都必須成為一體。

」[10]:140日本雖然已經擴大對華侵略規模,正式推進戰時體制,但單憑日本人之力量來應對戰爭卻是很吃力;因此有必要動員朝鮮人參加戰爭;為盡可能使朝鮮人自發加入戰爭,因而一再強調「內鮮一體」,即日本之「內」與朝鮮之「鮮」成為整體[10]:140。

每天正午,朝鮮人無論做什麼,都必須面向日本天皇所在之東京方向深深低頭行禮;所有學校學生每天都要在運動場上集合,向日本皇宮所在之東方朝拜,還要背誦《皇國臣民誓詞》,即「宮城遙拜」[10]:141。

為徹底達到「內鮮一體」之目的,日本殖民當局教育要所有朝鮮人都能使用日語;學校裡不再教授朝鮮語;1942年正式開展日常生活中使用日語[10]:141。

從1940年開始,日本強制要求朝鮮人之姓名都必須改成日本式,即創氏改名[10]:141。

影響[編輯] 琉球[編輯] 相較於台灣,日本對琉球的同化政策更為徹底,皇民化運動後,至今僅剩少數琉球人能流暢使用琉球語。

基於一連串同化政策之成功,因此目前琉球人大多認同日本[11][12][13],儘管有獨立運動的存在,但未受到主流社會的支持。

在被日本吞併134年後,如今談及或主張琉球獨立,實際上已非易事。

甚至,中國大陸對琉球獨立運動的評論和支持,有可能引來琉球民眾的反感。

[14]依據沖繩當地學者所做民調,有89%的沖繩人「對中國(大陸)沒有好印象」。

[15] 臺灣[編輯] 皇民化運動使台語文讀系統衰弱,再加上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長期實行的國語運動,致使許多台灣人於不知如何以台語朗讀漢字書面文、文言文。

[16] 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因曾與日本交戰之歷史因素,對皇民化運動持嚴厲的批判態度,並予以醜化,並推行了一系列包括國語運動在內的去日本化運動,希望去除日本文化影響,使台灣人重新中國化。

至今「皇民」仍是中國民族主義或統派人士對親日人士的侮辱性詞彙[17][18]。

此外中華民國政府同樣學習日本的皇民化運動一些舉措,例如強迫歸籍戶政的台灣原住民族人民全部改漢姓漢名[19],以宰制公務機關用人的壓力迫使公務人員加入中國國民黨成為黨員,同樣較有升遷機會[20][21][22]等。

然而解嚴後,隨著社會的多元化和台灣本土意識的興起,關於皇民化運動,台灣史學者提出與中國國民黨政府不同的觀點,並重新檢視和評價。

比如,學者林呈蓉認為「部份皇奉運動下的社會價值觀,即使在戰後仍以不同的語言、型態繼續被傳承下去,並逐漸內化成台灣精神內涵之一環。

例如滅私奉公的社會『道義』、守望相助的『鄰保』精神、台灣社會『賢妻良母』之婦女的形象改造、公益優先的『義勇報國隊』之組成、拉近國民與國家距離之『徵兵制』的施行等,一些近代社會中所具有普世價值之言動,的確也給台灣社會民度的提升,帶來了正面效益。

」[23]至今史學界對此時期帶給台灣的正負面影響之爭論仍持續著、依立場的不同評價兩極。

在討論有著一定程度的敏感性。

部分台灣史研究學者指出,由於該運動之目標在將台灣本島人同化於日本,又因相較於同時期的中國已具有相當程度的現代化,加上戰後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台灣進行高壓統治,二二八事件、戒嚴時期及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捕殺異議份子的殘酷手段不輸日本,及台籍本省人與自中國大陸來台者之間國家認同和價值觀的落差,導致許多台籍本省人在二次大戰後對日治時期產生相當程度的懷念。

此心態不僅保留於許多老一輩台灣人心中,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台灣對國家民族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

[24]也被當成沒必要或拒統的原因。

[25]復加上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內戰中敗退、台灣地位歸屬又受到冷戰影響而未能妥善處理;成為日後台灣內部國家認同及統獨問題對立衝突的遠因之一[26][27][28]。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表示,日本於1937年全面侵略中國,為了防止台灣人的漢人意識的甦醒而導致「裏應外合」,高唱「內台如一」,即台灣人亦屬天皇子民與日本內地人一樣平等。

於是在大戰時高唱皇民化運動,希望台灣人改日本姓、說日本語、拜日本神、不得祭拜中國神明等,但實際只有很少的士紳改姓。

因此,皇民化運動除說日語較為成功外,其餘的成果相當有限,台灣人被同化為日本人的士紳階級只有百分之一[29][30][31]。

朝鮮半島[編輯] 由於大部份朝鮮人對日治時期反感,日治時期結束後,日本推行的政策絕大部份被廢除,但仍有一些影響,例如自日治時期當地的日本總督府依照明治維新後的做法把端午節(同時為日本的兒童節)改為新曆5月5日。

大韓民國建立後雖然恢復依照農曆過端午節,但依然把新曆的5月5日定為兒童節。

而一些朝鮮原有的事物亦受到日本文化影響而在名稱和性質上有所改變,如妓生的妓院本稱妓房、教坊,日治時期起改稱料亭,「料亭」一名來自日本,是日本有藝妓陪侍的高級傳統料理餐廳,至今韓國這類有妓生陪侍的高級傳統料理餐廳仍然稱為料亭。

[來源請求] 相關研究文獻[編輯] (依照作者姓氏英文拼音順序排列) 陳小波,1991,1937-1945年台灣皇民化運動論述,見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陳映真,1998,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

臺北:人間出版社。

Ching,LeoT.S.2001.Becoming"Japanese":ColonialTaiwanandthePoliticsofIdentityFormation.Berkeleyand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年),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161-201。

臺北:玉山社。

Chou,Wan-yao.1991.TheKominkaMovement:TaiwanunderWartimeJapan,1937-1945.Ph.D.diss.,YaleUniversity. Fix,DouglasLane.1993.TaiwaneseNationalismandItsLateColonialContext.Ph.D.diss.,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何義麟,1986,皇民化政策之研究:日據時代末期日本對台灣之教育政策與教化運動。

中國文化大學日研所碩士論文。

李文卿,2001,殖民地作家書寫策略研究:以皇民化運動時期《決戰台灣小說集》為中心。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卿,2002,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編輯結構析探,《臺灣文學學報》3,2002.12,頁169-208。

李筱峰,2012,台灣史101問,臺北:玉山社。

林呈蓉,2010,《皇民化社會的時代》,台灣書局出版有限公司。

林瑞明,1996,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台灣作家與皇民文學,見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頁203-32。

臺北:玉山社。

盧啟明,2012,皇民化運動時期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之身分認同(1937~194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學研究》14,2012.12,頁147-170。

石婉舜,2008,〈「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台灣戲劇(1936.9-194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民俗曲藝》159,2008-3,頁7-81。

蔡錦堂,2007,再論「皇民化運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淡江史學》18,2007.09,頁227-245。

曾品滄,2011,困厄與新生:戰爭時期臺灣的酒樓與臺灣料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王景苡,2010,書寫「精神血液」——皇民化時期台灣小說的「民族」再現,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吳佩珍,2008,皇民化時期的語言政策與內台結婚問題──以真杉靜枝〈南方的語言〉為中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灣文學學報》12,45-62。

楊建成,1995,台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日治時期450位台灣士紳改換日本姓氏之個案統計分析。

臺北縣板橋市:龍文。

參見[編輯] 阿伊努語 皇民奉公會 臺籍日本兵 臺灣原住民族命名文化 方言札 WelshNot 香港日佔時期地名列表:日本軍政府在香港日佔時期曾將香港市區的多處街道及地方重新命名,並分區統治,而不少名稱都是日本化的名稱。

昭南島:日本佔領新加坡時期將新加坡改名「昭南」,意指南方光明之島,或昭和天皇在南洋獲取的領土。

參考文獻[編輯] ^森清人.《教育勅語謹話》.東京市:直靈出版社.1943-01-25(日語).  ^吳密察,小林躋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灣大百科全書 ^賴建國,1997,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賴建國1997,78;王育德1979,113;Lamley1999,235)。

^皇民化運動.1江間常吉。

1939。

《皇民化運動》。

臺北:東臺灣新報社臺北支局。

2周婉窈。

1996。

〈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年〉。

收於《臺灣史論文精選》。

臺北:玉山社。

3周婉窈。

1996。

〈日本在臺軍事動員與臺灣人的海外參戰經驗〉。

《臺灣史研究》,2(1):85-125。

4蔡錦堂。

1994。

《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の宗教政策》。

東京:同成社。

5蔡錦堂。

2007。

〈再論「皇民化運動」〉。

《淡江史學》,18:227-245。

.  ^【五、皇民化運動】日本統治後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認識台灣,世新大學數位影音暨網路教學中心 ^李筱峰,從回憶錄見證台灣人的戰時經驗(1937-194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戰時體制下的台灣》學術研討會論文,2004-10-26 ^民視新聞台,台灣演義系列報導,胡婉玲,2014年11月22日 ^張炎憲,1994,五十年政治血淚、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年) ^10.010.110.210.310.410.5《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共同編寫委員會(編).《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香港第一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2005.ISBN 962-04-2496-4.  ^琉球的故事.中國評論新聞網.[2015-08-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比嘉康文.「日本人」還是「沖繩人」?沖繩的民族認同.[2015-08-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成立宗旨.琉球民族獨立総合研究學會.[2015-08-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8).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资格讨论琉球主权归属问题.法國國際廣播電台.[2013-05-27]. (中文) ^中国人ショック、沖縄「日本でありたい」「台湾は好きだが中国は嫌い」…北京「沖縄帰属」講演会の赤裸々な議論.產經新聞.[2013年6月6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7月9日)(日語).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前衛出版社,1991年:145頁。

ISBN978-957-9512-31-2。

^反日是真的,反帝國主義是假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個台灣史教授與時代的對話,第213頁,李筱峰,ThirdNaturePublishingCo.,2006-12 ^林佳龍修鳥居 蔡正元:當日本皇民這麼起勁.[2015-08-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1).  ^你的名字…為什麼我們叫不出原住民的名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圖文/鏡週刊,ETtoday新聞雲,2017-10-03 ^支離破碎的團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157頁,左岸,2016-08-09 ^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第223頁,蔡良文,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袁睽九.《邱創煥其人其事》.台灣:應未遲.1991-04-01.ISBN 9789571600918(中文(繁體)).  ^《台灣史101問》,頁235 ^黃秀政,《臺灣史》、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 ^從台海兩岸文化差異看台灣前途.[2015-09-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十月光輝不光輝?.[2015-09-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8).  ^台“独派”称中华民国是外来政权将继续拉铜像.[2014-12-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李登輝《Voice》全文中譯:日本台灣曾經同為一國,作為「日本人」為祖國而戰.[2015-09-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中文(繁體)).  ^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艾倫‧詹姆士‧謝克頓,望春風出版社,1999-03-01 ^由後殖民的觀點看台灣獨立運動(一),施正鋒教授,台灣法律網 ^賴澤涵,台灣光復、接收與光復初期的台灣社會與政治變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皇民化運動,臺灣大百科全書 第四節熱血澎湃的皇民時代,淡江中學校史 參與地方政治與社會活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宮山豐源、廣田藤雄,《內地式改姓名の仕方》,昭和16年(1941)6月17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太陽旗下‧美術課——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周金波發表日文小說〈志願兵〉於《文藝臺灣》第2卷6號。

,國立台灣文學館 皇民路上的苦惱與認同──再讀陳火泉,《台灣文學評論》九卷二期。

閱論編文化同化按範圍 全球化 非洲化(英語:Africanization) 歐洲化 西方化 按國族 阿爾巴尼亞化(英語:Albanisation) 美國化 美國人化(英語:Americanization(immigration)) 盎格魯化 阿拉伯化 阿勞卡尼亞化(英語:AraucanizationofPatagonia) 巴達維亞化(英語:Batavianization) 白俄羅斯化(英語:Belarusization) 波士尼亞化(英語:Bosniakisation) 保加利亞化(英語:Bulgarisation) 凱爾特化(英語:Celticisation) 智利化 克羅埃西亞化(英語:Croatisation) 捷克化(英語:Czechization) 愛沙尼亞化(英語:Estonization) 芬蘭化 法蘭西化(英語:Francization) 蓋爾化(英語:Gaelicisation) 德國化 夏威夷化(英語:Hawaiianize) 希臘化 西班牙化(英語:Hispanicization) 卡斯蒂利亞化 印度化 梵化 印度-雅利安化(英語:Indo-Aryanisation) 印度尼西亞化(英語:IndonesianNationalAwakening) 以色列化(英語:Israelization) 義大利化(英語:Italianization) 日本化 皇民化運動 爪哇化(英語:Javanisation) 猶太化(英語:Judaization) 韓化(英語:Koreanization) 庫德化(英語:Kurdification) 立陶宛化(英語:Lithuanization) 馬扎爾化(英語:Magyarization) 馬來化(英語:Malayisation) 挪威化(英語:Norwegianization) 普什圖化 波斯化(英語:Persianization) 波斯化的社會 波蘭化(英語:Polonization) 羅馬尼亞化(英語:Romanianization) 羅馬化(英語:Romanization(cultural)) 俄羅斯化 蘇維埃化 本土化政策 塞爾維亞化(英語:Serbianisation) 僧伽羅化 中國化 儒化 漢化 斯拉夫化(英語:Slavicisation) 蒙古化 斯洛伐克化(英語:Slovakization) 斯瓦希里化(英語:Swahilization) 台灣化 泰米爾化(英語:Tamilization) 泰化 突厥化 土庫曼化(英語:Turkmenization) 烏克蘭化 烏茲別克化 沃洛夫化(英語:Wolofization) 維吾爾化 藏化 越南化(英語:Vietnamization(cultural)) 按宗教 基督教化 伊斯蘭化 相反趨勢 去全球化 去希臘化(英語:Dehellenization) 去納粹化 去日本化 去俄羅斯化 去中國化 胡化 滿化 去台灣化 去阿拉伯化 去美國化 相關概念 文化全球化 文化帝國主義 主導文化(英語:Dominantculture) 強迫同化(英語:Forcedassimilation) 身份認同政治 內部殖民主義 猶太同化(英語:Jewishassimilation) 語言轉移 語音同化 大熔爐 單一文化主義(英語:Monoculturalism) 民族主義 領土收復主義 殖民主義 非殖民化 軟實力 閱論編台灣日治時期歷史事件專門史 總督府 總督 民政長官 行政區劃 抗日運動 原住民政策 軍事制度 臺灣守備隊 臺灣軍 警察制度 司法機構 高等教育機構 市區改正 台北 高雄 公共住宅 神社 日本移民村 灣生 發電所 日台交通 始政時期(1895-1919) 馬關條約 始政 臺灣民主國與乙未戰爭 隆恩埔戰役 分水崙戰役 八卦山之役 嘉義之役 蕭壟事件 雲林大屠殺 六三法 臺灣紳章 國語傳習所 芝山巖事件 住民去就決定日 三段警備法 台灣賣卻論 陋習改正 鴉片 纏足 辮髮 隔離教育 公學校 小學校 台灣銀行成立與台灣銀行券發行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歸順會場事變 蕃人公學校與蕃童教育所 三一法 梅山地震 北埔事件 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阿里山鐵路主線通車 苗栗事件 五年理蕃計畫 太魯閣戰爭 高雄港拓建 台中中學校創立 西來庵事件 臺灣列紳傳 臺灣勸業共進會 六三法撤廢運動 西班牙流感疫情 同化時期(1919-1937) 內地延長主義 法三號 南進論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 第一發電所 第二發電所 臺灣通史 臺灣詩乘 臺灣語典 地方制度改正 町名改正 州制 市制 街庄制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治警事件 臺灣文化協會 臺灣民報 日台共學 蓬萊米培植成功 米糖相剋 二林事件 桃園大圳 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 台灣農民組合成立 臺灣美術展覽會 臺灣民眾黨與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台北帝國大學創立 霧社事件 台灣話文論戰 嘉農棒球隊 古倫美亞唱片 望春風 台灣文藝聯盟與台灣新文學 新竹-台中地震 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 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臺灣拓殖 皇民化時期(1937-1945) 皇民化運動 國民精神總動員 皇民奉公會 松山空襲 設置國立公園 大屯 次高太魯閣 新高阿里山 莎韻之鐘與國歌少年 五二七事件 國語家庭 國民學校 台籍日本兵 高砂義勇隊 陸軍特別志願兵 海軍特別志願兵 高千穗丸沉沒 新竹空襲 高雄大空襲 台灣沖航空戰 岡山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 澎湖大空襲 戰俘營 高雄州特高事件 終戰 同盟國佔領日本 臺灣光復 後續事件及影響 反日情緒 舊金山和約 台灣地位未定論 二二八事件 反華情緒 臺灣主體意識 臺灣人日本情結 慰安婦問題 親日人士 台日關係 相關導航模板 臺日關係 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 行政區劃 教育 日本移民村 望族 發電所 大型公園 ←清治時期 漢字文化圈主題日本主題琉球群島主題朝鮮半島主題台灣主題中華民國主題香港主題東南亞主題殖民主義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題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皇民化運動&oldid=68517488」 分類: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日治時期朝鮮日治時期文化馬來西亞日占時期日本化文化同化臺灣日治時期社會台灣日治時期文化台灣日治時期政治台灣日治時期教育隱藏分類:CS1日語來源(ja)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自2015年12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朝鮮語諺文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BahasaMelayuPortuguêsTiếngViệt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